記者徐湘芸、戴偉臣/台北報導
揭密台北東區街頭的路邊襪,時常看見攤販標榜韓國襪,知情人士透露這些部分都是來自中國,甚至背後還有集團操作,由一人批發再雇用工讀生擺攤,一雙襪子成本不到10塊錢,但一個月卻能獲利10幾萬元。另外近年有商人看準健康意識抬頭,主打機能襪也成功獲得不錯銷量。

直擊台北東區街頭,路邊擺攤賣襪子,不論素襪、白襪、還是卡通圖案樣樣有,標榜韓國棉襪、進口貨卻價格低廉,原來背後暗藏龐大暴利。
知情人士:「我們知道有很多都是穿插著賣,跟淘貨穿插著賣,批來一雙的成本可能台幣10塊錢不到,你一雙襪子有辦法賺3、40塊,4、50塊的話,那你一天賣100雙,利潤也是很可怕。」

違規賣襪攤販:「你憑什麼給我倒貨,給我倒這樣。」員警:「啊你不清啊。」違規賣襪攤販:「你憑什麼給我倒這樣。」
滿地的襪子堆成山,台北捷運中山站外曾有違規攤販遭警方屢次驅趕,依舊回來擺攤,更不惜嗆警察,讓人不免困惑到底多好賺。
知情人士:「他們是有團隊的,批發的老闆是一個的,他每天請這些人,也是工讀生的概念,請他們出去擺,一個月(賺)幾10萬都有可能。」

像是路邊韓襪一雙百元有找,而知名的三花大牌一雙從80元到220元都有,而連鎖品牌優衣庫襪子一雙最貴130元,襪子商機崛起,近年機能襪也打入市場。
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傅彥霖:「(機能襪崛起是)健康意識的抬頭,然後還有以及針對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慣,還有運動的這個部分,然後有來去做特別的一些需求跟要求。」
機能襪、除臭襪一雙逼近300元,相較普通襪子,價格貴3倍,但主打消費客群也不同。

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傅彥霖:「IP聯名、授權聯名,甚至是我們設計款的襪子,那當然這些東西都也結合到了,更多不一樣的消費族群。」
行銷策略對了,賣襪也能有好銷量,不論是路邊或大廠牌,還是機能襪,消費者買得開心、穿得舒適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