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後QE警鈴大作 彭神罕見發信消毒

《台幣連11貶走勢 央行也在拼做帳?!》
央行的政策對於匯率及繳庫盈餘具不對稱性反應。在台幣升值或繳庫盈餘上升期間,央行採行寬鬆貨幣政策以降低利率或買進外匯讓台幣貶值,進而提高盈餘;反之,在台幣貶值或繳庫盈餘下降期間,則無顯著相同反應。這些影響說明政策可能會因要達成繳庫盈餘的目標而改變。

@每年暴賺2000億 央行賺錢神話

央行總裁彭淮南上任15年,帶領央銀成為國庫金母雞,堪稱「賺錢一哥」。根據中央銀行最新統計,去年度盈餘為2,252億元¬。彭淮南在任15年間,共為國庫賺進2.9兆元,足以蓋57座台北101,堪稱最會賺錢的央行總裁。上任首年,1998年央行盈餘僅876.86億元,但隨著我外匯存底規模擴大,央行盈餘在2000年首度突破1千億元,2003年衝破2千億元,2009年更直逼3千億元的歷年新高。
當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以賺錢為首要任務時,從人民切身的財富、金融業與整體內需產業的發展、國家的財務風險與政策空間,都將逐漸受到負面衝擊。中央銀行每年一千八百億元的繳庫預算,宛如一道魔咒,看似無形,卻正以綿密不絕的後勁,鋪天蓋地扭曲著台灣的民生經濟。從06至10年,中央銀行每一年的盈餘都在2200億元以上,五年總計獲利達到1.22兆元。以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來計算,央行賺錢的平均「時速」,高達2800萬元。於是,中央銀行成了全台灣最會賺錢的公營事業。

@央行賺錢 卻衝擊經濟民生

金融圈擔憂,隨著央行獲利能力逐年提高,這讓「本業」雙率政策可能受扭曲,如央行為提高收益率,可能讓新台幣偏弱,藉此以同額外幣換回較多新台幣。金融圈高層指出,央行繳庫盈餘占政府歲入比重突破10%,凸顯國家財政大有問題,「變成央行在撐」,若央行無法達到盈餘目標,財部勢必跳腳,雙率政策遭扭曲可能性將因此提高。

《央行明示加暗示 台灣有升息條件?!》
台灣未來是否升息,對此,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強調,基準利率調整與否,由理監會根據對於未來物價的預期、參考國際情勢變化,並考量自身的條件,且央行也曾在發函銀行公會,提醒銀行留意利率風險問題。

 @台灣搶先亞洲升息? 各界看法

美國聯準會於19日凌晨宣布,2014年1月起每月縮減購債規模100億美元,引發國內升息疑慮。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QE退場不代表美國短期利率會馬上升息,但是長期利率恐怕會上漲,但台灣資金仍寬鬆,短期內沒有升息的空間。台灣升息時機,原本摩根士丹利預估今年,但今年台灣經濟成長放緩,外部需求回溫較慢,估計要到明年第3季才升息。
澳盛銀行表示,如果美國總統歐巴馬能夠在明年2月解決債務上限的協議,聯準會可能在明年第1季啟動QE退場機制,屆時台灣央行也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宣布升息。

@近10年實質利率變化

央行總裁彭淮南曾指出,央行認為「中性、合理」的利率水準,是實質利率至少要是正數。據了解,這幾年央行也很努力維持新台幣實質利率為正,例如2010年實利率是0.17%,去年雖是負利率,但幅度僅0.06%。
比較近10年實質利率水準,除2008年金融海嘯,央行降息使銀行利率大幅走低至1.42%、當年物價漲幅則達3.53%,造成-2.11%,2012年實質利率-0.57%,是10年來次低水準。

@彭淮南六帖藥方 拼經濟之道

面對國內低迷的經濟、超額的儲蓄環境,央行總裁彭淮南呼籲,目前台灣實質利率(扣除CPI)甚低,企業應強化研發、增加投資,以創造就業、提高薪資。台灣超低利率,且實際產出低於潛在產出,主要關鍵就在於投資偏低且呈現下降,彭淮南提出解決之道,開了六帖藥方。首先,應促進國內投資,加強研發,鼓勵創新,提高生產力,以創造就業並提高薪資,觀察目前台灣實質利率甚低,企業應籌措長期資金進行投資,現在是良好的時機。

@台灣目前通貨膨脹相對外國而言較低

三立iNEWS
#三立全球財經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 台積電Q1法說會 在美投資影響一次聽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