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靖暄、林詳澤/台北報導
都會區人口密集,很多人都飽受鄰居噪音干擾。環保署現擬訂六大類管制項目,不用分貝測量,依據行為禁止噪音,像是彈奏樂器、誦經、鐵捲門、汽機車警報器,還有公園的音樂、打拳等聲音,通通不能在中午12時至14時之間進行、晚間22時至隔天上午6時或8時也禁止,違法最高可罰3萬元。


路邊燒金紙搭配誦經聲、半夜鄰居高歌一曲吵到「凍不住」,還有公眾場所誦經,整個耳朵鬧哄哄,這些未來全都要開罰。有民眾表示:「比方說在隔壁裝潢呀,那種在中午就很不好。」不過也有民眾認為,台北住宅比較密集,想要真的完全不被噪音打擾恐怕比較困難。


都會區密集,不少人飽受鄰居噪音干擾,環保署現擬定管制行為,維護民眾居住安寧。諸如公園放音樂跳舞、打拳,或者是都會區最常用到的機械式停車塔,還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的鐵捲門,這些通通不能在中午以及夜間的特定時段出現噪音。


環保署處長陳咸亨表示:「針對民眾需求,請各地方政府去針對像演奏樂器,這不容易,有的人認為他是幸福的聲音,但是事實上演奏樂器,在不對的時段可能對民眾是一種干擾。」全台各地各有不同行為噪音規範,如果違法最高可處3萬塊的罰金,未來新法上路,民眾耳根子就能清靜一些。(整理:實習編輯劉彥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