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今天5月17日為「國際不再恐懼同性戀、跨性別與雙性戀日」(簡稱:國際不再恐同日),源於世界衛生組織於1990年5月17日將正式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統計中移除,國內的同志團體也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響應這個深具意義的紀念日。

▲象徵同性戀、跨性別與雙性戀族群(LGBT)的彩虹旗。(圖/記者林敬旻攝)
婚姻平權大平台為響應國際不再恐同日,推出讓各地同志們分享生命故事的募集活動,僅2日就有超過百人投稿,分享成長過程中,來自周遭親友的各種歧視與不諒解的辛酸史,主辦方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能讓社會對同志給予更多愛和包容。
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呂欣潔於記者會上分享所募集到的同志生命故事,一位男同志的父親對他說,「如果你是同性戀,我就要趕你出去、不承認你這個兒子,因為你『不正常』,寧可再拼生下一個正常小孩」;而另一位女同志則是被親戚認為是「剋死」母親的原因,守靈時對她說,「你媽會死都是你害的,因為你這個死樣子。」
呂欣潔認為,這些例子充分說明了台灣社會仍然對同志族群帶有偏見與歧視,不過,這個分享故事活動的初衷與目的,並不是要檢討加害者,而是要讓社會大眾看見身為同志內心真實的掙扎與痛苦,希望社會能因此多點同理心,將任何不同性向的人都當成是一般人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