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芸帆、潘建樺/台北報導
其實駐外人員工作是相當辛苦的,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就說,依台灣的外交處境,駐美、加等大國要承受對方壓力,駐非洲、中南美小國要克服艱難的環境,像邦交國海地就是駐外人員公認環境最差的國家,7年前海地發生大地震,我們的大使還被壓在瓦礫堆下差點喪命,所以外交部給駐海地的人員每個月最多的加給大概有15萬台幣。

▲2010年海地發生七級大地震。
全身都被護具固定,臉上還有已經乾的血跡,他是前駐海地大使徐勉生,2010年海地發生七級大地震,房屋都倒了,大使館當然不例外,而他被活生生的埋在瓦礫堆下整整6小時,還好救難人員找到他,背部、胸部骨折,送到多明尼加的醫院。

▲前駐海地大使徐勉生因地震遭活埋6小時。
其實海地就是駐外人員公認環境最差的國家,瞧瞧外交部給駐外人員每個月加給,派駐美、加、紐、澳是1200美金,隨著落後程度加給也往上增加,到了南太、非洲每個月3000到4000美金不等,而海地每個月上看5000美金,5000美金相當台幣15萬元。

▲海地為駐外人員加給最高的國家。
但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就說,派駐在外,依照台灣的國際地位,其實沒有不辛苦的,他表示:「駐美大使館那裡工作量實在很大,一天8小時絕對不夠,我們可以說不分晝夜,尤其中美斷交幾乎沒有休息,那壓力很大。」回想中美斷交沒日沒夜的談判、交涉,駐美國也沒有想像中的輕鬆,而除了美國以外,像非洲、中南美洲則是生活條件差。

▲駐外人員得克服多項「環境因素」才能勝任。
程建人:「有的同事他們的太太生產,他們在當地突然有狀況的話,就必須雇飛機飛到比較先進的國家,來想辦法挽救小孩。」離鄉背井要克服大國的壓力、小國的環境,雖然加給給得多,但駐外人員為人所不能道的心酸血淚史也不少。(整理:實習編輯高銘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