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浩原、蔡駿琪/台東報導
受到去年颱風多和暖冬雙重影響,原本是全台最早出貨的枇杷,今年也延後一個多月才進行採收,破了二十年來的紀錄,而數量也大幅減產一半,價格再創天價,多出至少15%,民眾想品嚐美味的早春枇杷,荷包要多失血。
農民小心翼翼拆開護套,裡頭的枇杷已經成熟。台東市民:「已經有水分了耶!」

▲果農表示因之前颱風侵襲,許多枇杷變色且產量遽減。
剝開橘色的外皮大口吃下,香甜多汁,讓民眾讚不絕口。但受到去年暖冬跟颱風影響,農民無奈,因為不只果實比往年小,產量也大幅減少。枇杷果農楊太太:「尼伯特來把枇杷都變色了。」
台灣的枇杷產地在台中及台東,長期以茂木種為主,盛產期落在四月清明節,不少人會拿來祭拜祖先,在去年,農民也推出長崎早生種,產期提前,讓民眾一月到四月都有枇杷可以吃。

▲枇杷盛產期剛好位於清明節附近,因此不少人拿來祭祖。
枇杷果農楊招信:「整個一個枇杷差不多受損的面積,幾乎全面都受損。」
因為去年歷經五個颱風,園區被催毀,產量吃緊,只能靠著復種的樹苗慢慢培育,讓原本一年有3000公斤的產量瞬間減半,而價格也從每台斤120元調高到150到180元,漲幅至少兩成。

▲去年多個颱風毀壞園區。
枇杷果農楊招信:「今年看起來整個產量,在我們產銷班來講,應該不到一半。」
香甜的枇杷不少人喜愛,但今年產量少,想要大口品嚐,可要多掏鈔票才能吃到。(整理:實習編輯黃俞瑄)

▲枇杷產量減半,漲幅至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