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文富、吳思瑤/台南報導

台灣養的牛幾乎是同個品種,不過做出來的鮮奶口感不太一樣,重點就在「前端的」牧場,從乳牛住的環境、生產人員甚至到飼養技術都是關鍵。好幾頭牛探出來吃草,渴了就喝點水,每天吃的日糧都是按比例調配,想養出健康乳牛,吃的、住的不能馬虎。


林鳳營五星級牧場場長賀駿業:「日糧方面,我們牧場裡面有專屬配方師,量身訂做給乳牛健康餐牧場,裡面有24小時獸醫師駐場看護;環境管理部分來講,我們給牛隻最好的動設管理,以及我們牧場配備了台灣最大的科技化圓盤榨乳機。」林鳳營五星級牧場這台機器可承重54頭牛,在這之前會先簡單清潔、殺菌,再裝上榨乳器。

林鳳營五星級牧場場長賀駿業:「牛隻在榨乳過程裡面,牠可以在最舒適環境、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榨乳動作,飼養過程當中數據都要求要登載,包括平常的乳量、整個生產管理的數據以及用藥的管控。」脖子上的項圈就是運用物聯網監控每隻牛的狀況,同步紀錄,台灣酪農不斷提升飼養技術,著重牧場品質相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