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討好中國?傳川普政府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 美中台關係再添變數

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總統賴清德原訂將於8月出訪南美多國,並預計中途過境美國紐約與達拉斯,不過,《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方因中國反對,禁止賴總統的過境紐約,引發外界關注美中台三方關係變化。儘管總統府聲明賴清德總統尚無訪問計畫,外媒分析此舉恐顯示美國在對中談判期間,試圖避免刺激北京,專家表示可能為川普政府日後處理中國問題埋下隱憂。

賴清德總統計畫8月訪問友邦,中途訪問美國,但卻被川普拒絕。(圖/翻攝自X平台@ChingteLai)

賴總統訪友邦欲過境紐約遭川普拒絕

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日前曾宣布總統賴清德將於八月到訪,據了解,此行也將前往其他南美洲友邦瓜地馬拉、貝里斯,並在中途過境紐約,與達拉斯。若成行,這將是賴清德就任總統以來,第一次到訪美國本土,2024年到只到訪美國境外領土,夏威夷及關島。

但《金融時報》報導,有知情人士透漏,在中國表達反對意見後,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取消賴清德在美國的中途停留許可。該報稱,賴總統曾與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接洽,希望在其訪問紐約時,受邀出席活動。據了解,賴總統曾在2024年擔任副總統期間,接見到訪台灣的基金會訪團。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僅拒絕賴清德到訪紐約,還是無法過境美國,美國官員表示,雙方目前都正在積極彌補,因此行程尚未取消。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28日曾表示,考量台灣南部的災後重建,及與美關稅問題仍在協商,因此近期並無安排海外訪問。《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賴清德總統之所以取消行程,是因為美國不允許停留其境內。

拒絕過境代表什麼?

目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正在瑞典進行貿易談判,普遍被認為是在為川習會面鋪路。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兩岸問題專家葛來儀表示,美國這個決定,顯示川普希望在美中談判之際,盡可能地避免激怒中國。美國也在28日暫停對中國的出口管制。

川普的這個決定也讓在美國的台灣支持者擔憂,川普會為了達成與中國的談判而採取更軟化德立場。葛來儀認為,川普政府面對來自中共的壓力,應該抵抗而非屈服,若讓中國認為台美關係是可以談判的,那中國將在更多台灣問題上施壓美國,要求美國做更多讓步。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美中第3輪貿易談判。(圖/翻攝自X平台@hins27297221)

歷任台灣總統都曾中途訪問美國

中國一直以來都反對台灣總統到訪美國,並將台灣視為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議題。台美雖然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根據美國《台灣關係法》,美國有義務提供台灣自衛武器,同時美國也是台灣最大的軍事裝備供應國。

彭博社報導,自1990年代以來,歷任台灣總統都曾在出訪行程中,過境美國。2023年3月,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出訪友邦並過境美國,當時白宮表示,台灣總統等高層官員過境美國符合以往慣例,並完全符合一貫的政策。

拒絕過境早有先例

美國有時會利用「拒絕中途停留」,來表達對於台灣政策的不滿。2006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拒絕時任台灣總統水扁的過境請求,這次的拒絕被視為是台美非正式關係的一次嚴重打擊,當時普遍認為是陳水扁一系列的台獨政策,激怒了小布希政府,因為這些政策很可能會引起中國強烈不滿。

彭博社分析,賴清德雖然在2024年贏得總統大選,但卻是2000年以來最低的得票率,在上任後面臨內憂外患,包含上星期大罷免行動的失敗,這位在野黨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以利推動與中國建立緊密關係的議程。

外媒分析,大罷免的失敗,可能讓在野黨推進與北京建立緊密關係的議程。(圖/翻攝自護國大遶境臉書)

中國利用台灣限制美國

前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表示,台灣的舉動在美國對華政策全面軟化的背景下至關重要,美國不僅向中國出售晶片,還限制了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當北京當局利用這些,要求美國做出更多退讓,例如改變對台政策,或提供更多技術怎麼辦」,他提出這樣的疑問。

中國這樣的手法早有先例,《金融時報》提到,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就曾利用稀土對美國做出制裁,限制了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力,及採取強硬措施的能力。「如果這是美國這是為了討好北京,那美國只會把自己套進中國設的局裡。」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副助卿薛瑞福這樣說。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推薦專題

🔴0814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