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

▲柯文哲搭囚車抵達北院,上次開庭時的笑容不見了,緊繃著一張臉進入法院。(圖/翻攝畫面)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京華城案、政治獻金案,21日裁定柯文哲、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延押2月。22日開庭,提訊2人出庭,柯文哲搭囚車抵達北院時,明顯可見緊繃著一張臉,沒有上次出庭時的笑容。此次開庭,台北市都市發展局規劃科前科長楊智盛被以證人身份傳喚到庭,針對京華城案依都市計畫法申請容積獎勵適法性部分作證。
同樣被傳喚出庭的,還有應曉薇的助理吳順民、台北市都發局前局長黃景茂,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部分皆委由律師出庭詰問。
根據起訴,楊智盛曾於2020年11月間,曾向時任台北市政府秘書長的李得全表示,有同事接到「市長室」電話,表示吳順民在市府樓下等著公文送交柯文哲批示,希望李得全不要為難基層公務員。此番證詞,也將在北院開庭時,由檢、辯雙方進一步詰問,恐不利於柯文哲。
不過更讓柯文哲不開心的,應是台北地院21日做出的延押2月裁定。根據北院裁定結果,合議庭認依目前擬定之審理計畫,業已密集進行交互詰問程序,仍有部分與柯文哲、應曉薇起訴之犯罪事實有密切相關之證人尚待傳喚到案,因此仍無法排除柯、應2人有湮滅證據或勾串共犯及證人之虞。
考量其等所涉犯情節對社會危害性非輕,犯行之分工程度、國家刑罰權遂行之公益及被告人身自由權益後,認具保、限制住居等替代處分尚無法達到防止逃亡或勾串效果。
另因檢、辯雙方均有捨棄傳喚部分證人,包括待調查證據範圍及相關辯護人庭期、證人行程等是否提前,仍待調整審理計畫,因此柯文哲、應曉薇仍有羈押原因及必要性,日後依訴訟進行程度,仍應隨時調整,因此仍有羈押原因及必要性,裁定自8月2日起,繼續羈押禁見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