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土城雙命案震驚社會!專家:保護令擋得住8成人,但這3種人可能是例外

社會中心/唐家興報導

土城雙命案震驚社會!引發輿論質疑「保護令是否無效?」

▲土城雙命案震驚社會!引發輿論質疑「保護令是否無效?」

新北市土城驚傳家庭悲劇,一名謝姓男子無視保護令禁制,持刀當街殺害妻子與小姨子,引發輿論質疑「保護令是否無效?」對此,家暴研究權威王珮玲強調,保護令對8成受害者具明顯嚇阻效果,絕非制度失靈問題,但針對極少數悲劇發生個案,施暴者往往具備3項高風險特徵,導致保護令難以發揮作用。

8成家暴案有效 保護令並非無用

針對社會關注保護令制度是否形同虛設,暨南大學家暴研究中心主任王珮玲指出,其團隊追蹤203名家暴當事人,顯示有約八成受害者在申請保護令後未再遭暴力對待,僅約19%行為人持續施暴。王珮玲呼籲大眾勿因個案悲劇就全盤否定制度,「若因此不敢求助,後果可能更加難以挽回」。

為何有人照砍不誤?3大關鍵特徵曝光

儘管大多數案件可透過保護令有效預防,但王珮玲提醒,部分施暴者因具備以下三大高風險特徵,恐仍會挑戰法律底線,甚至釀成命案:

1. 有前科紀錄:這類人「連刑法都不怕,更不會把家暴法放在眼裡」;
2. 患有精神或人格疾患:對壓力與衝突難以理性應對,暴力風險偏高;
3. 控制慾極強者:常出現跟蹤、騷擾、威脅等脅迫行為,即使分居也不願放手。

幸福假象掩蓋家暴真相 受害人平均等6.8年才求助

土城命案中的死者今年5月才首度通報家暴,距離案發僅約兩個月。王珮玲說明,這不代表暴力剛開始,而是被害人往往歷經多年才鼓起勇氣揭露,平均需6.8年才會向外界求援。加害人常透過社群媒體營造家庭和樂的假象,「看似幸福的全家福,有時是最深層的偽裝」。

制度有疏漏?主管機關坦言仍須檢討

針對是否有系統性失誤導致悲劇發生,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回應,司法若對加害人採取強制處分或羈押期滿,理論上應通知家防官及社工提前防範風險,但她也坦言,各環節是否都徹底落實,仍有檢討空間。

張秀鴛表示,台灣家暴防治制度已推行27年,每一次重大個案都是警鐘,會持續優化保護流程,「我們始終將當事人安全擺在最優先。」

#土城家暴男殺2女

🔴0814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