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KPMG攜手玉山科技協會舉辦「2025玉山安侯論壇」,剖析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新局勢,KPMG點出台廠三大風險:關稅震盪、屬地主義、人才荒。(圖/KPMG安侯建業提供)
隨著地緣政治衝突升溫、技術競賽白熱化,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進入劇烈重組階段。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玉山科技協會2日共同舉辦「2025玉山安侯論壇: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剖析」,廣邀來自政府機構、產業龍頭、學術與媒體界的重量級代表,共同針對半導體供應鏈的最新趨勢、投資布局與政策挑戰進行深度交流與策略剖析。
本次論壇雲集眾多領袖級人物,包括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DIGITIMES董事長黃欽勇、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光寶科技總經理邱森彬、Yole Group副總裁黃茂原,以及KPMG安侯建業專家團隊。論壇聚焦半導體產業面臨的技術轉型、政策風險、永續挑戰與金融變局等核心議題,期望為企業打造高韌性、高彈性的營運新模型。
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指出,根據KPMG發布的《2025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全球半導體企業未來三年將面對三大風險挑戰:「屬地主義」使各國強化本地製造要求;「關稅政策」使全球成本結構大幅波動;「人才風險」則在技術門檻快速提升下更形嚴峻。他強調,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核心,必須在不穩定的國際局勢中尋找新定位、轉危為機。
對此,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亦於論壇中指出,政府正積極推動「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攜手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共同建立多元、安全、穩定的產業供應體系。他說明,未來將透過「優勢延續、國際拓展、應用創新、永續調適」四大方向深化政策力度,確保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中持續維持關鍵戰略地位。
在產業策略面,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指出,美國對等關稅緩衝期將於下周結束,目前並無跡象顯示將延長。此政策若正式實施,將使台灣出口企業面臨成本激增與合約風險升高的雙重壓力。他強調,企業當前正加速導入AI、數位化工具與供應鏈透明化系統,以強化風險預警與彈性反應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因應短鏈化與區域化趨勢同時,企業不應忽視ESG永續策略的整合,才能打造具備責任與競爭力的營運架構。
數位金融也是本次論壇的重要議題。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指出,美國正藉由「大而美法案」、「穩定幣法案」與比特幣監管政策,積極重建美元霸權與金融治理主導權。他指出,雖然美國製造成本高於亞洲,但在數位資產體系與產業策略支持下,美國正在吸引全球高科技企業赴美設廠,形成新供應鏈聯盟。對台灣企業而言,不僅是出口格局的挑戰,更是全球新貿易規則的壓力測試。呂國禎提醒企業,儘管穩定幣在資金流動與成本控管方面提供便利,但其「影子銀行」風險亦不容忽視,需審慎因應。
科技創新方面,Yole Group副總裁黃茂原則帶來AI對半導體產業鏈的深遠影響。他指出,生成式AI在2024年的全球投資總額預計突破2,000億美元,並深刻改變資料中心架構、計算晶片需求、記憶體與先進封裝技術等領域。他強調,企業若能在AI驅動下率先完成晶片設計與製程優化,將在未來五年內取得技術主導地位。
此次論壇亦展現KPMG作為全球專業顧問機構,在科技產業風險管理、永續轉型與供應鏈佈局方面的高度實務洞察。安侯建業強調,將持續與政府、企業及產業組織協力,協助台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實踐高價值、高彈性、永續發展的全球競爭新藍圖。
在半導體戰略成為地緣政治核心焦點的當下,唯有深化全球合作、強化風險應變與掌握科技變革脈動,台灣企業方能在新秩序中穩健前行,繼續站穩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關鍵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