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對伊朗的空襲行動,不僅在中東引以震盪,也動搖了遠在中國的習近平政府。川普在任內一向主張「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反對美國介入海外戰爭,尤其是中東的軍事衝突,也常表示美國不是「世界警察」。但這次的以伊衝突,美國卻對伊朗發動「午夜重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炸毀伊朗境內三座核設施。此舉把中國也嚇傻,一改之前以為美國「只出一張嘴」的態度,也迫使中共當局重新評估川普對台海問題的想法。
美空襲伊朗空襲動搖習近平 中國須重新審視川普對台海態度
對中國來說,川普是否願意插手兩岸衝突一直是難以預測的變數。美國長期以來都透過販售軍武,以及不排除派兵支援台灣等方式,來嚇阻中國對台侵略。但川普的政治風格正是反覆無常,《紐約時報》26日報導指出,有些中國的兩岸研究專家設想,說不定能用適當的說辭來說服川普削弱對台支持,但這次的美國對伊朗空襲,再度凸顯了川普的捉摸不定。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6日也分析,專家和美國與台灣的官員都指出,午夜重錘行動擾亂了習近平政府一直以來對於川普不會介入海外戰爭的設想,也使中共必須重新審視川普對於台海問題的潛在看法。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中國中東政策專家吉賽利(Andrea Ghiselli)表示,中國原本以為川普2.0會是更講利益、更務實的風格,會讓中美關係更加穩定,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一位未具名的美國官員向《金融時報》透露,川普下令空襲,打破了中國對他「言而無信」的印象。
中國原本認為川普傾向不介入台海問題,但自從美國空襲伊朗之後,這個想法被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現在,中共當局須重新評估,川普在他的第二任期裡會傾向淡出區域衝突獨善其身,或是在中國試圖武力攻台時進行介入。
美國企業研究院(AEI)資深研究員庫柏(Zack Cooper)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指出,「在伊朗空襲之後,習近平對於試探川普對台海問題的態度應該會更加謹慎,因為川普似乎比很多人預期的更願意動用武力,但他的下一步也更加難以預測。」

▲美軍21日空襲伊朗核設施,當地人冒死拍到爆炸畫面(圖/翻攝自X平台 @Mitch_Ulrich)
中國不斷在川普的紅線邊緣反覆試探
對中國而言,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裡不可逾矩的一道紅線。但庫柏發現,最近有一些中國研究人員在和美國學者交流時,似乎在試探川普的紅線。庫柏說:「我和中國學者見面時,他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尖銳,像是如果北京對台採取行動,川普會有什麼反應」。
這種試探紅線的舉動,也反映在中國近年來持續加強對台海的軍演行動上,試探測試台美及其盟友的反應。中國戰機幾乎每天都從台灣上空飛過、五月時在台灣東部海岸部屬了多達70架軍艦,六月更派出兩艘最強航母駛入菲律賓海,跨越第一島鏈,引起日本抗議。
但如今,中共在台海周圍進行軍演行動時,也不得不忌憚川普。中國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信強指出,伊朗與台灣的情勢非常不同,牽動美國決策的因素也有很大差異,但從川普對伊朗的打擊中,可以得出一項警示,那就是「只要川普認為有必要,他就會選擇以武力推進美國的外交政策。」

▲中國解放軍5月底和6月初派出兩艘最強航母遼寧號和山東號,進入菲律賓海。(圖/翻攝自日本防衛省新聞稿)
賴清德演講「台獨宣言」惹怒中共 川普態度無人能看透
總統賴清德在6月22日的「團結國家十講」首場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擁有台灣,強調「台灣當然是一個國家」,被中共當局視為台獨宣言,習近平怒控賴清德故意挑起兩岸對立與衝突。一位熟悉賴政府戰略思維的消息人士向《金融時報》透露,賴政府也正在評估美國對伊朗空襲的戰略意涵,「這應該有助於對中國形成嚇阻作用,但還是要觀察中國接下來會怎麼具體調整,」該人士表示。
川普政府也督促台灣增加國防預算。在25日的北約峰會中,歐洲各國才在他的施壓下答應提高國防開支至占國內生產毛額(GDP)5%。
儘管如此,川普和習近平的關係在表面上仍然友好。川普會稱讚習近平是「偉大的領導人」,在兩人最近一次通話後,川普也表示雙方互相邀請彼此與配偶訪問。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紐約時報》報導,「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總監蕭嫣然(Amanda Hsiao)分析,若中美會面,即使川普只是在談話上對台灣的用詞稍有讓步,都可能被中共視為勝利,因為台灣極度仰賴美方的安全承諾。

▲川普轟炸伊朗的行動,讓中國重新審視美國對台海問題的態度。(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官網、川普IG、習近平IG)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