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品鈞、黃澄柏、林柏翰/綜合報導
賴政府執政將滿一周年,這一年大家對國會印象最深的恐怕是藍綠白三黨,在各種爭議法案上的衝突和失序,最終引爆大罷免怒火;而國民黨在反制罷免上,爆發幽靈連署疑雲,連帶引爆衝撞北檢等政治罵戰,大罷免從零星到成形,演變成政治浪潮,也是台灣歷史上首見的情況。

如果把這一年來的國會做成走馬燈,大概就是這個模樣。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vs.國民黨立委王鴻薇(2024.07.08):「拉我幹嘛啦。」
國民黨立委(2024.12.16):「1、2、3。」
甲級動員是家常便飯,藍白相加比拳頭,法案闖三讀綠營沒有贏面,覆議案怎麼表決,怎麼輸。

立法院長韓國瑜(2024.06.21):「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部分條文覆議案,本院原決議予以維持。」
朝小野大台灣不是沒經歷過,但紛擾的程度很難跟這一年的國會相提並論。
國民黨立委鄭天財(2024.12.19):「你們全部進去,你們全部進去,我就把它(立法院)燒掉。」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2024.12.06):「都是你們在亂搞。」
民進黨立院黨團蓋幹事長吳思瑤(2024.12.06):「誰在亂搞。」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2024.12.06):「全世界國會沒有這麼丟臉,就是你們民進黨,最丟臉,最丟臉,最下流。」
算一算,從國會擴權法、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總預算,再到警察人員人事條例,政院至今提出7次覆議案,創下憲政史上紀錄。

民進黨立院黨團蓋幹事長吳思瑤:「只過了一年,但對我而言好像過了一屆,4年那麼漫長,在這一年來,立法院似乎不是民主的殿堂,反而成了沒收民主的煉獄。」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2024.05.17):「你們國民黨邱鎮軍把沈伯洋從上面往下丟,邱鎮軍你殺人未遂。」
藍白聯手所向披靡,兩位總召宛如政治靈魂伴侶。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vs.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2024.05.15):「哈哈哈哈哈哈。」

第11屆國會,民進黨51席、國民黨52席、民眾黨拿下8席,是原本被選民期待的關鍵少數,但過去一年多來,民眾黨在多數法案中只跟國民黨合作。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國民黨會跟我們溝通,民進黨不會跟我們溝通 ,甚至於我們做什麼事情,我們就是中共同路人,國民黨有很多案子,我們也不同意啊,就像選罷法裡面的,要把罷免把它提高,我們就反對啊,但是要有身分證去連署,我們又贊成啊,我們是對事不對人。」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這其實是無法解釋的事情,就是說當你一個關鍵的小黨,其實理論上大家都會找你去換,就是說你可以換到任何你想要過的法案,絕對全部都可以通過,結果它卻違反任何政治學教科書裡面的常理,它就跑去完完全全附加在藍的這邊。」
去年中開始,京華城案讓白綠結下不共戴天之仇,司法場外民眾黨需要友軍幫忙叫陣,在立院場內藍白合作更加緊密,沒有實質政權卻能掐住賴蕭政府的咽喉,政治爽度來得太輕易。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vs.民進黨立委(2024.06.13):「我就是比你大,怎麼樣,你就是沒有知識。」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2024.12.20):「講到詐騙這兩個字,馬上心虛就回頭了,我從來沒有講到你。」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2024.12.20):「關我X事喔。」
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的爭議,引起公民團體抗議,學界發起罷免傅崐萁們,5天就有3000名學者連署,社會的反撲醞釀中。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2025.01.04):「我們不是只有罷韓江,應該要罷國民黨所有區域立委。」
柯建銘的嗆聲,當時只被當作綠營累積已久的怨氣,需要出口而已,但當國民黨大刀砍向中央政府總預算,讓政府運作困難,看不下去的力量開始集結。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2025.01.21):「你們的海鯤號先浮起來再講,浮起來就有錢了,浮起來就有錢了好不好。」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2025.01.23):「那個機密會議是這樣,我們沒有資料,你如果要資料的話,你要到前面去簽名去領,我也沒有去領,我就從頭到尾就一直癱坐在那個桌子。」
資深媒體人尚毅夫(2025.01.23):「所以機密預算你連看都不看,你就可以表決囉。」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2025.01.23):「很多人都沒有去領啦,也不是只有我。」
罷免徐巧芯團體發言人小令:「因為刪預算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它意味著你要把國家搞垮,(國民黨)不在乎民眾,你們就是視人民為芻狗,今天大罷免這件事情,這個大,代表的是你們國民黨這將近一年來倒行逆施,然後對於民意的輕蔑、對於國家的傷害,你知道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開口必言民進黨什麼帶頭惡鬥,或是民進黨對他們的盤算,你們真的搞錯了啦,這次的大罷免裡面,人民跑得比民進黨快太多了。」

民眾(2025.04.19):「大罷免,大成功。」
大罷免從一階到二階,從星星之火到燎原,各地公民團體扮演火車頭,但國民黨表示委屈,認為是替人民把關。
國民黨立委謝龍介:「立法委員、民意代表監督預算是天經地義耶,每一筆錢、每一筆錢都是人民的血汗錢,我們給了你台灣有史以來,中華民國歷來最高的2兆9千9百86億的總預算,你還是覆議啊,所以是從520到現在這一年,後面的朝野完全不和諧,從預算開始扭曲在野黨,甚至於用不實的數據抹黑在野黨,當然朝野之間就會漸行漸遠。」
國民黨對罷免先採取冷處理,之後眼看苗頭不對開始反制,靠青年軍發起罷免綠營,卻是死亡連署連環爆。
記者vs.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2025.04.25):「主委會覺得司法不公嗎?」
國民黨黨公職(2025.04.17):「往前推,往前推,全部往前。」
不滿檢調偵辦幽靈連署案,國民黨的作法是黨內要角們一起衝北檢、一起上凱道,號稱戰獨裁。

主持人(2025.04.26):「現場人數已經超過25萬人了。」
總統賴清德(2025.04.26):「真正要戰獨裁,確實的地方應該要去天安門,北京天安門。」
昔日友好藍營的名嘴,建議國民黨應該誠實以對,慘被出征,氣到開罵。
資深媒體人陳揮文(2025.05.08):「你現在支持的國民黨,就是朱立倫跟傅崐萁領導的國民黨,那你告訴我死亡連署是怎麼來的,朱立倫不面對,盧秀燕也不面對,趙少康也不面對,你在網路罵我是民進黨的側翼,我完全無所謂。」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長期調查,民眾對各政黨的感情溫度趨勢,藍白兩黨都在去年8月的調查開始至今,反感暴增、好感探底,其中國民黨好感度剩下22.4%、反感度來到46.3%,解讀是台灣有900萬人討厭國民黨,睽違8年後,重新拿回國會第一大黨,卻在一年後換來這個反饋。

抗議民眾vs.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025.03.12):「你已經輸很多次,你已經輸了三次,你已經輸了三次大選,你要輸幾次?」
資深媒體人黃智賢(2025.05.08):「送件份數是有指標意義,就算你不想爭取它,你也要好好的面對它,最起碼,也要把它當成可敬的對手,不然國民黨會一敗塗地。」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終歸我們還是要回歸到民意,所以賴政府目前要做的事情,在行政方面,在每一個地方,比如說經濟政策、國防政策、外交也好、內政也好,每一個地方你要去說得很清楚說,你要去推動什麼樣的目標,在哪些部份需要人民的支持,請人民去給自己的立法委員更多的壓力。」
這一年,民意給在野黨國會多數的機會,又用制衡機制部分回收,進行中的大罷免是否可能重塑立院新樣貌,連帶影響賴政府之後任期的表現,民意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