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永續新聞網
當前3D列印市場正快速成長,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預測,全球3D列印市場預計在2030年前將突破800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20%以上。隨著這項技術日益廣泛應用於醫療、航太、汽車、消費性電子與建築等產業,對於更環保、低碳的材料解決方案需求也同步升溫。在此背景下,永續材料,特別是植物基、生物可降解或可回收的聚合物,被視為推動未來3D列印市場朝向「綠色製造」的重要驅動力。

▲隨著全球3D列印市場高速成長,永續材料正成為推動其朝向低碳製造與循環經濟的關鍵引擎。(圖/永續新聞網)
為何永續材料在3D列印中具有潛力?
減少碳足跡與原料依賴:目前主流3D列印耗材,如ABS、PETG與光固化樹脂,多數源自石化產品。透過改用植物來源的單體(如丁二酸、酒石酸),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與溫室氣體排放,助力企業邁向淨零目標。
更安全的生物相容性:對於醫療應用如義肢、牙科器具或組織支架,生物基材料提供更佳的相容性與分解性,有助於推動客製化醫療解決方案。
符合循環經濟需求:可重複使用或回收的生質樹脂符合歐盟與美國等地逐步收緊的塑膠法規與ESG評估指標,企業能藉此提升品牌綠色形象與法規合規性。
促進本地化製造與材料創新:天然有機酸可自農業副產品或本地作物提取,配合3D列印的按需生產優勢,有助於建立更具韌性的地方製造生態系。
挑戰與未來機會
儘管生物基樹脂在永續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業界仍面臨成本、列印性能穩定性與規模量產等挑戰。不過,隨著合成化學、酶催化與生質原料供應鏈逐漸成熟,未來生質樹脂的價格預期將更具競爭力。
此外,歐美與亞太地區對永續製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也為材料創新開啟政策窗口。例如歐盟「綠色新政」、美國「氣候科技創投基金」等皆將再生材料列為關鍵投資領域。
總體而言,永續材料將不僅是3D列印的環保替代品,更可能成為推動整體產業升級與差異化競爭的核心資產。隨著學術機構與產業界持續投入研發,未來植物基聚合物、可回收光固化樹脂與複合生物材料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多元,也將加速3D列印技術邁向真正的「綠色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