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全球市場震盪,投資人離開美債該擁抱誰?(圖/資料照)
隨著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的關稅政策逆行自由主義市場,即便延後90天,全球資本市場也已經遭到重創,加之匯率市場波動,美元走弱,原本作為穩妥的避險投資地位動搖。知名投顧公司品浩分析,在一個更加多極化的世界中,可能不再需要單一的儲備貨幣。多項選擇將是保護國家安全利益、確保風險分散與提供穩定報酬所必需的。
品浩認為,目前其他地區的貨幣升值可能緩解通膨擔憂,使日本央行及歐洲央行得以採取更鴿派的立場,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總裁潘功勝周就在今(7)日在參加國新辦記者會時表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人民幣 1 兆,並下調政策利率 0.1 個百分點,將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利率調降至 1.4%。
品浩認為,在經濟與市場衰退期間,投資人已習慣預期政府會進行強而有力的干預。但是在這地緣政治關係緊張的時期,可能意味著全球政策協調遠不如以往危機期間。(疫情期間全球央行降息)。品浩建議,美國在許多方面長期受益於既有生態系統,但隨著全球秩序演變,可能面臨障礙。對投資人而言,相較於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股市報酬更為重要,促使轉向多元配置與更強的本國偏好。
投資策略包含加碼全球存續期間(歐洲、新興市場、日本、英國):存續期間為衡量利率敏感度的指標,長債的存續期間通常較高。偏好受益於殖利率曲線陡峭化的交易:全球從關注經濟效率轉向強調民族主義,導致更大的財政風險溢酬。
減碼信用債:我們預期投資等級與非投資等級信用債的差異將更加顯著,因為投資等級債的資產負債表擁有更大的靈活性,而保險公司繼續支持投資等級信用債的趨勢不太可能延續到非投資等級債。
而施羅德投信則評估,當前有些投資人期望以現金或者黃金作為避險的選擇。但值得一提的是,市場的恐慌情緒固然會讓現金以及黃金具備短線吸引力,惟這兩項資產不具息收能力,黃金亦存在價格波動風險,對長期投資人來說,債券具有價格以及收息優勢,才具備核心配置的特性。施羅德目前不看好新興市場債券,但評估歐洲與英國等成熟市場提供較為穩定的投資機會,也有降息帶來債券價格上揚的可能性,才是首選。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