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關稅戰竟掃到美國新娘。(示意圖/資料照)
自4月2日川普對全球發動對等關稅以來,除了中國維持在145%(部分商品增至245%),其餘國家課徵10%基礎關稅,原本稅率延後90天。不過,就算如此,美國婚紗業由於布料、拉鏈、鈕扣幾乎都來自中國,加之美國本地缺乏裁縫師、工資過高,威脅婚紗業者生存, 代表全美數千家婚紗店的「全國婚紗零售商協會」(NBRA)發起寫信運動,敦促國會反對關稅、爭取豁免。
綜合外電報導,原本3,730美元的婚紗,若含關稅將漲至6,150美元,不只新人穿不起婚紗,就連中小型婚紗業者也難以為繼,因為中國是婚紗與特別場合禮服與配件的主要製造地,一些婚紗品牌如 Mon Cheri、Justin Alexander 開始加收關稅附加費,David’s Bridal 則緊急將產線撤出中國。
在川普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幾天後,美國康乃狄克州一間婚紗店「The Persnickety Bride」的創辦人 Denise Buzy-Pucheu 錄製了一段 Instagram 影片,向顧客解釋此舉將如何重創婚紗產業。
目前幾乎所有婚紗都來自中國或亞洲其他地區,就連使用的布料、鈕扣、拉鍊也都如此。美國本地缺乏熟練裁縫師,加上海外低廉工資,使得高品質婚紗的價格對美國消費者更為親民。她說:「這不是一個能隨便搬回美國的產業,我們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
事實上,婚紗業比許多產業更易受關稅衝擊。根據 NBRA 估計,約 90% 的婚紗產自中國。該協會代表全美約 6,000 間婚紗與禮服店。這些店大多為獨立經營,銷售婚紗、禮服與訂製商品,對時程與預算敏感。
NBRA 近期已展開寫信行動,呼籲國會與白宮同意豁免婚紗關稅。事實上,這些業者從川普第一次執政時就已面臨部分關稅,如今又再度升高。白宮目前未對是否考慮豁免回應。
婚紗品牌 Mon Cheri 創辦人 Stephen Lang 表示,關稅讓他夜不能寐,擔心會讓他創立於 1991 年、擁有 120 名員工的公司倒閉,並波及其合作的零售店。「我們整個產業如果不改變,會被徹底消滅。」根據《The Knot》的《2025 年真實婚禮研究報告》,美國新娘平均花費 2,100 美元購買婚紗。根據 Wedding Report,全場婚禮平均開支達 31,428 美元;The Knot 則估算為 33,000 美元,David’s Bridal 估計甚至高達 37,500 美元。
亞特蘭大高級婚紗品牌 Anne Barge CFO Steven Jacobs 表示,公司已結束在中國的營運,因若留在中國,部分產品價格將飆升。例如旗下Norfolk禮服現售3,730美元,若含關稅將漲至6,150美元(約增 65%)。
夫妻檔Shawne 與 Steven Jacobs自 2014年接手 Anne Barge,並因應疫情後供應鏈危機,在總部附近設廠製造4,000至 14,000美元等級的奢華婚紗。Shawne表示:「這麼做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屬於奢侈品,但這在其他價位是行不通的。」
她指出,該廠目前約有 35 名員工,多為移民。川普的收緊移民政策讓這項人才來源面臨威脅。而Anne Barge的平價支線 Blue Willow全部仍由越南製造。她說:「若要在美國生產、並把價格壓在3,000美元以下,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