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義竹鄉溪洲村的鳳山宮,香火鼎盛,主祀保安廣澤尊王,據廟史記載自明朝以來即有供奉,距今超過三百年。該廟神像造型獨特,右腳翹起、左腳踩祥獸、右手高舉金印,為全台罕見,也成為地方信仰的重要象徵。

▲門口珠簾阻擋群鳥。(圖/翻攝自下溪洲鳳山宮粉絲專頁)
廟方於今年3月11日舉行年度「清屯」儀式後,獲得神明啟示,感應近期將有重大變化。果不其然,自4月1日起,義竹鄉周邊頻繁發生地震。主委柯錦合表示,為撫慰鄉民不安情緒,並呼應神像手持金印之形象,決定邀請知名鐵雕藝術家賴銘傳,量身打造一座融合金印、球體與文昌筆的「有求必應」裝置藝術,象徵時來運轉、神明庇佑。這座裝置命名為「有球(求)必印(應)」,印章會緩緩旋轉,搭配竹編圓球與木刻文昌筆,寓意求得好運、事事順遂,吸引信眾駐足參拜。

▲廣澤尊王神尊。(圖/翻攝自下溪洲鳳山宮粉絲專頁)
除宗教活動外,鳳山宮長年結合社區資源,舉辦桑椹文化節等地方慶典,吸引大量人潮,成為凝聚鄉親情感與促進地方觀光的重要基地。不過,鳳山宮也曾面臨來自自然界的挑戰。由於地處農村,宮廟周邊樹木繁茂,長年吸引大量鳥類築巢,麻雀、斑文鳥與外來種八哥族群在宮內出沒,導致神桌、匾額上滿是排遺與枯枝。甚至曾有信徒形容走進廟裡如同誤入「鳥園」,香火因此一度受影響。

▲金黃色珠簾成為廟宇特色。(圖/翻攝自下溪洲鳳山宮粉絲專頁)
為此,廟方不僅出動高空作業車全面清潔,更在廟前階梯設置鋁紗門、廟門懸掛黃色簾幕,以防鳥入侵,尊重神明也兼顧環境保育。如今神明彷彿「垂簾聽政」。鳳山宮透過融合傳統與創新,不僅延續三百年來的信仰核心,也為地方注入新的藝術能量。從鐵雕藝術品的「動靜之間」,展現了對神明的敬意與鄉民的希望,讓信仰不只是儀式,而是隨時陪伴在地人生活的一部分。(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