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美中關稅戰開打 巴西可能成為中國產品主要目的地

中美關稅戰近日對金融市場和世界貿易產生重大影響,憑藉高生產力和具競爭力的價格,中國產品可能湧入巴西等傳統貿易夥伴和需求龐大的新興市場。

中美關稅戰對金融市場和世界貿易產生重大影響,而巴西可能成為中國產品主要目的地。(圖/翻攝自pixabay)

▲中美關稅戰對金融市場和世界貿易產生重大影響,而巴西可能成為中國產品主要目的地。(圖/翻攝自pixabay)

巴西新聞網站g1援引在中國生活10年、擔任巴西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仲介穆拉(Vitor Moura)說明,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實施新關稅之前,中國商人就表現出越來越強烈將業務擴展到其他國家的願望,因為中國國內經濟仍處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後疫情時期的復甦階段,進展比預期緩慢,外部環境對中國經濟成長變得越來越重要,多元化策略也被納入考量,巴西因幅員遼闊,人口超過2億,需求龐大,最終受到中國企業關注。

根據穆拉,中國企業的目標是將具有更高附加價值的精良產品帶到巴西,短期內能夠脫穎而出的都是擁有像再生能源、電動車、人工智慧等高技術領域的公司,而這些技術在巴西還沒有大規模存在。

穆拉指出,中國企業投資巴西面臨的障礙之一也是巴西商人的主要擔憂,即中國的生產方式,是大量投資於降低製造成本的方法,以低價出售產品;這種「侵略式策略」衝擊巴西經商模式,巴西在技術和生產力方面都無法與中國競爭。

雖然如此,穆拉認為巴西可以將此視為適應新技術和發展機會,既然巴西不可能與中國在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競爭,不如尋求本地合作,加入技術轉移條款,防止中國在巴西的業務成長壓垮巴西本土企業。

巴西在華工商技術企業協會(Bracham)副會長季馬瑞斯(Jesse Guimaraes)指出,中國對企業國際化有明確的公共政策,從前的中國企業只會坐等買家參加展會,如今,中國政府則為企業提供激勵措施,鼓勵他們到世界各地開拓市場;巴西政府需要採取措施,在允許外國公司在巴西生產的同時,確保國外開發技術也能引進巴西。

此外,季馬瑞斯強調,巴西需要尋求與印度等中立國家以及對某些企業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建立其他商業夥伴關係,例如埃及為化肥生產提供良好技術,而化肥對於像巴西這樣依賴農業綜合企業的國家來說,是一種重要產品。

季馬瑞斯表示,如果沒有這些合作夥伴關係,巴西可能會遭受關稅上調的副作用;國家間關稅的增加將導致全球產品價格上漲,引發通貨膨脹,而避免高通膨的最佳方法是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並在巴西境內自主生產國家重要產品。(中央社聖保羅17日電)

中央社
#川普關稅戰暫緩90天

GCS 2025 春季季後賽D2-2025/04/20《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