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川普關刀底下求生存 聞風不動的穩健標的是什麼?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醫療產業在關稅戰下目前是最不受影響的族群。(圖/翻攝自PIXABAY)

▲醫療產業在關稅戰下目前是最不受影響的族群。(圖/翻攝自PIXABAY)

美國時間4月9日下午,就在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佈將對全球課徵關稅,尤其越南46%、台灣32%、日本24%等,重挫投資市場,全球股市方寸大亂,然而生效日下午,川普又在自家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說,因為已有超過75國聯絡美國希望進行談判且未採取報復行動,他已授權該措施暫停實施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的對等關稅,立即生效;不過,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將即刻提高至125%。

川普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措施後,美股標普500指數收盤大漲9.52%,創下二戰以來第3大單日漲幅、道瓊工業指數收盤勁揚7.87%,是自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增幅,也寫下自二戰以來第6大單日漲幅、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暴漲12.16%,創下自2001年1月以來最大單日增幅,也是史上第2大單日漲幅。

雖然關稅的風吹亂全球投資市場,不過有一項產業不管是4月9日前後,都相對抗跌,即「醫療產業」。保德信指出,從目前課徵關稅的項目來看,對於醫療產業的影響程度相對較低,除了具有穩定資產作用,也更加凸顯產業價值特性。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美國製藥公司從加拿大與中國進口最終藥品,占製藥產業總金額比重僅2.4%與3.6%,而自中國進口原料藥占製藥進口總金額比重則為兩成左右,主要供應生產學名藥使用,估計關稅將增加的進口成本,對產業成本的影響幅度僅為0.5%至1%。

至於醫療器材部分廠商可能產生部分影響,江宜虔進一步表示,例如美國醫療器材產業公司在墨西哥設廠,關稅議題便可能影響其獲利,但根據美銀美林證券4月的估計,川普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對美國大型醫療器材廠商EPS的影響幅度為0.4%至6.4%不等,整體幅度亦在可控範圍。

但進一步細究醫療器材產業的成長,表現仍具潛力,江宜虔分析,全球人口高齡化趨勢提升所有醫療產業產品需求,預估醫療手術需求量將維持穩定成長,而醫療器材廣泛,包含慢性病檢測、機器人手術、心臟儀器及遠端監控等;根據高盛證券估計,至2027年前,醫療器材產業營收將由400億美元增加至700億美元,年化成長率達15%。

除了醫療產業成長力道相較其他產業更具成長性,江宜虔指出,醫療業還具有明顯的剛性需求,在市場震盪時更能發揮抵禦效果,根據統計,在金融海嘯美國出現經濟大幅衰退期間,製藥生技主要公司的營業利益率持穩在3成以上,自由現金流量亦同步持續增加,顯示藥品需求較不受經濟景氣循環影響。

針對關稅震盪下的醫療業布局,江宜虔建議,宜維持四大次產業均衡布局,包括製藥、醫療服務、生技、醫療器材,惟生技類股宜加碼已有產品進入商業化階段、且研發生產線豐富的生技類股,調降研發仍在早期階段的生物科技類股;若想抵禦市場波動,則可增持較具防禦性的醫療服務產業。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川普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