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國程/綜合報導
中國外交部表示,伊朗將在14日於北京跟中國及俄羅斯就伊朗的核武議題舉行會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將主持會議,俄羅斯派出外交部副部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伊朗派出外交部副部長加里巴巴迪(Kazem Gharibabadi)出席。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7日致信伊朗,促其參與新的核協議談判,伊朗12日回絕,也讓外界格外關注13日在北京的會議。台灣學者沈明室指出,中俄並不會強化或限制伊朗的核武發展,這場會議主要是宣示中俄伊三方緊密合作,共同對抗川普的壓力。

▲伊朗將於北京與中、俄舉行會談,圖為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圖/翻攝自裴澤斯基安官方X平台@drpezeshkian)
中國外交部表示,三方將就伊朗核計畫議題和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此外,根據路透,中國、伊朗跟俄羅斯海軍9日至13日在伊朗恰巴哈爾港附近舉行「安全紐帶-2025」聯合軍演。伊朗於2015年與英國、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美國達成「伊朗核協議」,限制伊朗發展核武,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其制裁,川普在2018年片面退出該協議,伊朗也開始不理會當初與核武相關的承諾,中國表示支援伊朗維護合法權益。
川普上任後回心轉意,希望單獨跟伊朗談新的核協議,但伊朗不妥協,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12日嗆川普:「美國發號施令、做出威脅,讓我們無法接受。我連談都不會跟你談,看你要怎樣就怎樣吧,隨便你。」川普恐怕拿伊朗沒轍。
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指出,中、俄不會協助伊朗發展核武,這次三方會談目的是強化伊朗的立場,讓它跟美國抗衡。沈明室說「這三個國家都很怕單獨面對美國」,他們的策略是三方緊密合作,由中國跟俄國協助伊朗,換取伊朗供應石油。
根據路透,雷雅布可夫在2月26日表示,俄羅斯與伊朗在發展核武議題上立場相同。儘管伊朗一直以來都否認發展核武器,然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2024年12月就警告,伊朗正以驚人的速度濃縮鈾,使純度達到60%,且逐步邁向製造原子彈所需的90%。沈明室表示,伊朗發展核武首要目標是以色列,但它又怕激怒川普,拉攏中國跟俄羅斯替自己撐腰是很合理的作法。
過去幾週以來,全球地緣政治變化迅速,讓歐洲國家紛紛警覺未來無法再單獨靠美國維護區域和平。美國目前在歐洲部署核武,以嚇阻俄羅斯的威脅,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6日表示,法國的核武也將加入保護歐洲,根據《經濟學人》報導,波蘭總理圖斯克 (Donald Tusk)7日也說波蘭要發展自己的核武。沈明室表示,歐洲國家危機感日漸升高,各國深怕川普退出北約,讓俄羅斯有機可乘。馬克宏拋出「核保護傘」議題一方面能穩定大家的信心,也可持續嚇阻俄羅斯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