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近期海纜斷裂事故頻傳,台澎3號海纜25日發生全斷障礙,黑熊學院示警,海底電纜若全數被拖斷,台灣將變通訊孤島。

▲黑熊學院示警,海底電纜若全數被拖斷,台灣將變通訊孤島。(圖/翻攝自黑熊學院臉書)
黑熊學院表示,台澎3號海纜25日全斷,是人為或單純意外仍需調查。但根據中央社報導,涉案多哥籍宏泰貨輪,不僅是具有「中資背景」權宜輪,船上的8名船員均為中國籍人士。
黑熊學院說明,台灣總共有14條海纜,而目前台灣本島跟澎湖、馬祖,皆無法透過海纜正常通訊。這也不得不提1月初時喀麥隆、坦尚尼亞雙重船籍的中國權宜輪「順興39」,涉嫌拖斷我國基隆港外國際海底電纜。
短短一個月,先後不斷有中國籍貨輪來拖斷我國的電纜,這個頻率相當密集。黑熊學院指出,可能有幾個面向值得注意:
1.不要把意外當常態
自21世紀以來,許多區域衝突與地緣政治危機中,「切斷基礎通訊設施」往往都是大規模衝突的標準動作或徵兆。通訊設施過於頻繁遭到「意外」破壞,是政府應該加強準備的警訊。
2.先破壞網路者得天下
過去的軍事衝突往往集中在高價值的軍事政治目標(例如總統府、軍港或軍事指揮機構)。
如今破壞民生基礎設施(海底電纜、發電廠、大型橋樑)成為新型態衝突的典型攻擊。
這麼做的最主要目的在製造社會恐慌、民心士氣低落,且代價相對低廉,影響更為廣泛、模糊空間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灰色領域作戰。
為什麼叫做「灰色領域」?一般來說「白色」是指合法領域作為,最嚴重的衝突如戰爭被歸類為「黑色」,那麼灰色就是「介於中間」事態,不上不下、難以界定。
透過以拖斷海纜這類爭議事件為例,對方可以表現得像是意外事故,有空間推諉卸責、單純化約為普通的海事衝突,從而避免成為被直接質疑的對象。
若14條海纜全數被破壞,台灣將被封鎖對外通訊,包括line、Youtube等。島內發生任何事無法傳遞國際,也無法向外求援。
由於台灣地理位置特殊,要封鎖空海域相對困難,但封鎖通訊則是容易下手的選項。
3.提升基礎設施的安全維護與能量
台灣現階段雖有備援,包括低軌衛星計劃oneweb,但缺點是傳輸速度比海纜又相對慢。
加強對海纜的保護(例如將海纜深埋)、對海纜有安全偵測的相關設備,甚至未來應投入先進無人潛艇等,以進行海纜周邊的巡邏,都是應對措施。
為了達成此目標,投入經費與制定防衛體制建設等,是當務之急。
黑熊學院示警,這類新型態的衝突比大規模軍事攻擊更迫切,又掩藏在意外衝突中,且頻率只會越來越高,全國人民都應該高度關注,不能單純視為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