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想衝刺半導體產業!韓國民力量盼解除「週52小時」限制 在野黨反對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一再強調他的「美國優先」政策,對包括南韓在內的貿易夥伴祭出高額關稅,尤其是南韓的主要出口品項—汽車與半導體面臨高達25%的關稅。分析指出,這將對南韓經濟造成直接衝擊,甚至可能讓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0.2%。在美中關稅戰以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夾殺下,半導體競爭力成為南韓朝野兩黨近期爭論的焦點之一,執政黨希望放寬一週52小時工時的限制,強化半導體產業競爭力,但受到在野黨反對,兩黨對立又加劇。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主席、總統熱門候選人李在明。(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主席、總統熱門候選人李在明。(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

根據美國商務部資料顯示,2024年南韓向美國出口了374億美元(約1.2兆元台幣)規模的汽車,同年南韓企業的汽車海外出口額中,美國市場比重占49.1%;相反,同期南韓的美國產汽車進口規模僅為21億美元。川普所丟出的難題,無論是美國盟友與否皆遭受經濟施壓,各國紛紛迅速想方設法來應對;而政治正陷入混亂的南韓,卻只能寄望於民間使節團進行交涉,處境相當被動。

與此同時,南韓國內朝野也正圍繞著對於半導體產業「52小時工時制」展開激烈爭論。南韓紐西斯通訊社(Newsis)24日報導,南韓半導體技術面臨追趕,為了維持競爭力,執政黨「國民力量」希望在《半導體特別法》中,對研發人員放寬52小時工時的限制。然而,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最初雖然有意支持,但在南韓最大工會「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民主勞總,KCTU)強烈反對後,隨即改變立場,讓國民力量黨24日怒批:「把《半導體特別法》變成了《半導體普通法》!」

國民力量首席發言人金大植(音譯)提到:「主要競爭國家正透過優化研發(R&D)環境來扶植半導體產業,但南韓企業卻因一週52小時工時制的限制,而被迫關閉研究室的燈火,導致技術競爭力下降。」

執政黨「國民力量」希望在《半導體特別法》中,對研發人員放寬52小時工時限制。(圖/翻攝自Pixabay)

▲執政黨「國民力量」希望在《半導體特別法》中,對研發人員放寬52小時工時限制。(圖/翻攝自Pixabay)

他強調:「半導體產業是南韓經濟的核心,亦是全球技術霸權競爭的關鍵戰略產業。美國、日本、台灣與中國都在為了掌握半導體主導權而展開全面競爭。在人工智慧AI時代,國家競爭力幾乎可說是取決於半導體發展。」

金大植進一步批評:「本應維護南韓半導體競爭力的《半導體特別法》卻仍被國會擱置。半導體技術研發涉及反覆實驗、測試與製程開發,必須高度投入與專注,但南韓企業卻因《勞動基準法》對工時的限制,無法靈活調整研究時間。」

台灣與南韓一樣,是全球半導體強國之一,擁有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台積電(TSMC)以及無晶圓廠半導體設計龍頭聯發科(MediaTek),被南韓視為競爭對手,甚至認為台灣沒有僵化的高工時制度,讓公司能24小時運作是半導體產業發達的關鍵。

南韓《韓國經濟》去年底報導就曾特別指出,根據台灣勞動部資料,2024年8月台灣勞工的月均工時為180.3小時,比2023年南韓1人以上企業勞工的月均工時157.6小時多出22.7小時。台灣沒有像南韓僵化的工時制度來限制勞動彈性。雖然台灣採行每週40小時工作制,但只要勞資雙方同意,每日工時可從8小時延長至12小時。正因如此,TSMC的研發(R&D)團隊能夠全年無休、24小時不停運作。在可較自由加班的制度下,TSMC在業務繁忙時,甚至會讓研發團隊採取兩班制,以提升產能與研發效率。

對於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反對不難理解,除了南韓最大工會「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表示不滿外,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10日在國會發表演說中,除了強調共同民主黨是能帶領南韓走出困境的政黨,也提出了一周工作四天的構想,可看出朝野雙方歧見始終無法縮小。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