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黃韻璇報導

▲川普稱「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圖/翻攝自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總統備忘錄」,提出對外國徵收「對等關稅」計畫,川普還說「台灣搶走晶片生意,讓美國很不高興」。總統賴清德14日表示,政府除了協助業者因應情勢外,也會提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倡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昨(15)日也發出長文,強調「這些説明了台灣是辛勤努力了半個世紀才能達到今天的成果,絕非輕易取自他國」。
總統賴清德14日表示,政府除了協助業者因應情勢外,也會提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倡議」,願意和美國等民主夥伴共同致力更具韌性、多元化的半導體供應鏈 ,並運用尖端半導體的優勢,建立AI晶片產業鏈全球聯盟,以及高階晶片關聯產業民主供應鏈,以國際合作共創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全新局面。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經成為國際推崇的標杆與學習對象,究竟是如何達成的?吳誠文指出,回顧50年前,臺灣政府決定發展半導體產業,投入龐大的預算取得美國RCA公司的正式授權,引進當時尚非主流的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元件與製程技術。當時這個決策至關重大,且50年來政府、大學與研究機構、產業界三足鼎立合作無間,加上勤奮踏實、誠懇堅毅的半導體科技產業從業人員克服萬難,在長期的國際競爭合作中奮勇突破各種難關才能達到今天的地位。
吳誠文強調,幾十年來,國科會與經濟部及教育部合作確保政府持續投入半導體與晶片相關研究與人才培育,獎勵半導體產業技術開發,持續提升科學園區發展與營運效率,協助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在政府、大學與研究機構、產業界合作推進的機制能不斷强化,不斷精進。「這些説明了臺灣是辛勤努力了半個世紀才能達到今天的成果,絕非輕易取自他國」。
吳誠文認為,半導體產業是非常複雜且需精細分工的產業,在各國有其獨特產業强項的事實下,全球並不需要單一國家完全掌握或壟斷所有的技術即可達到最佳成本效益。
他舉例,「日本在半導體化學品、材料及設備上舉足輕重,荷蘭在先進光刻機系統獨步全球,美韓在記憶體晶片有相對優勢,臺灣在前瞻製程晶圓製造及先進封裝領先各國,美國則於創新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無出其右」。吳誠文直言,這些民主夥伴國家各自發展專精的領域,並且彼此合作整合,達成互利且產生最大綜效,不但加速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也創造民主供應鏈内各自的最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