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勿輕忽! 3歲前是早產兒療育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雖然我的孩子是早產兒,但我以一般足月孩子的心來教育他們,不讓他們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是有兩位早產兒的阮媽媽育兒的最大理念。大千綜合醫院和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合作,舉辦早產兒的家長成長團體活動,除了邀請阮媽媽和民眾分享養育的酸甜苦辣,現場還安排小兒科及復健科醫師、心理師、各類別治療師進行篩檢和諮詢,為家長提供更多生活照護上的建議。

小於37週就是早產

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蔡建宗醫師表示,早產兒是指懷孕週數小於37週的寶寶,由於這些寶寶在身體未成熟之前就出生,因此會有很多後續的併發症和發展遲緩的風險,例如:腦部、心臟、肺臟、視力和聽力損傷,以及生長發育的問題。

早期發現 早期追蹤

早產兒除了身體有狀況時需找小兒科醫師看診之外,更要著重評估追蹤寶寶的整體發展,包括:認知、情緒、心智評估、動作發展等。若能早期追蹤與評估,並早期接受療育,多數早產孩子可以在學齡前追到和足月小孩一樣的程度;而3歲前正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此時期接受療育的成效會比3歲後效果更好。

早期療育 能如同正常孩子般成長

阮媽媽分享自己的大兒子因早產而有視覺障礙,所幸早期接受療育,現在不僅和一般孩子一樣成長,還能學習陶笛,並參加學校的管樂社,用音樂豐富自己的人生。蔡建宗主任建議,平時要注意早產兒的發展情形,若家長不清楚孩子的狀況,可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進行諮詢和篩檢,幫助寶寶身心都能健全發展、快樂長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healthnews.com.tw/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94要客訴之飛翔國際】美媒曝中共3劇本「半年內侵台」!關稅傷台戰力?五角大廈:優先供台安全系統!
大數據推薦
【女神在線S5-Ep28】2025春夏流行髮飾!!蝴蝶結元素必備!!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