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50年是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台灣最快於2023年推出「碳權交易所」,企業如何交易碳權成為產業關注議題。台灣針織一條龍領導廠商旭榮集團攜手企業永續協會、紡織業拓展會及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等單位,11日舉辦「NEW VISION・THINK WIDE」2023永續高峰會,除了紡織、成衣供應鏈業者參與外,與會者橫跨零售、民生、新創及教育界等,期盼共創台灣產業永續未來。

▲旭榮集團與企業永續協會、紡拓會及紡綜所,共同舉辦「NEW VISION・THINK WIDE」2023永續高峰會。前排左4為旭榮集團董事長黃信峯、左3為總經理黃莊芳容。(圖/旭榮集團提供)
這次峰會聚焦在「智慧製造、碳匯及ESG投資」等三大面向,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表示:旭榮自1975年成立以來,落實組織及系統建制,建立橫跨亞、非、美洲的全球供應鏈布局。旭榮更以自建IT系統,透過「數位製造」,實現品質、創新、快速反應與永續發展目標。

▲旭榮集團舉辦2023「NEW VISION・THINK WIDE」永續高峰會,聚焦智慧製造、碳匯及ESG投資三大面向。(圖/旭榮集團提供)
黃冠華解釋,在永續管理方面,旭榮對水資源運用以「減量、回收、再利用」為主要原則,工廠設立廢水即時監控系統, 即時瞭解廢水狀態,透過八道水的中水回用設備,將水資源做重新處理再利用,2010年至今,已省下超過4,300座奧林匹克游泳池水量。

▲中興大學森林系柳婉郁教授表示,「碳權」是達成淨零的最後一哩路。(圖/旭榮集團提供)
因應台灣即將成立「碳權交易所」,峰會邀請中興大學森林系柳婉郁教授,進行碳匯與碳權分享,她表示,「碳權」是達成淨零的最後一哩路,又「自然碳匯」是少數能吸碳、固碳且門檻低的項目,台灣若能把森林碳匯轉換為「碳權」,除幫助業界進行「碳抵減」外,更有助於達成台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

▲Anchor Taiwan執行長邱懷萱從新創角度,分享國際創投與新創的綠色趨勢與創新。(圖/旭榮集團提供)
不只產業,在創投部分Anchor Taiwan執行長邱懷萱,在會中分享了國際創投與新創的綠色趨勢與創新,她指出國際上愈來愈多企業創投將「永續」列為投資項目之一,例如日本的TDK Ventures、殼牌Shell Ventures和美國聯合航空。科技龍頭亞馬遜與微軟也紛紛成立以淨零減碳為目標的投資基金,以尋找全球相關的技術和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