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國務院拒絕公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任職國務卿時的電郵紀錄,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9日依「資訊自由法案」對國務院提出告訴,強調違法機密電子郵件記錄涉及希拉蕊擔任美國總統資格,若政府不公開將危及公眾和媒體的合法權益。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受「電郵門」影響。(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希拉蕊擔任國務卿期間,貪圖方便使用個人電郵處理公務,卻未備份到國務院伺服器上,引發爭議。「電郵門」事件造成希拉蕊支持度、信任感極速下滑,成為更成問鼎白宮的絆腳石,希拉蕊也坦承自己一時疏忽,將紐約州家中的電郵伺服器交給FBI調查。
根據《美聯社》報導,國務院調查指出,希拉蕊來往的兩千封機密電郵中,僅有22件是「最高機密」,儘管各界呼籲公開紀錄,甚至對國務院提出數十起之相關訴訟案,歐巴馬政府始終拒絕配合。共和黨全委會指出,「電郵門」影響希拉蕊擔任總統資格,9日依「資訊自由法案」提告國務院,要求將違法機密電子郵件記錄全部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