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魚類是人類蛋白質補充的營養來源之一,魚油相對其他動物性油脂對人體負擔也較小,但市面上魚類百百種,哪一種才能吃得健康,哪一種才不對身體造成負擔,部落格厚生市集分享他們「最短食物里程」的堅持,改觀民眾對食材的印象。

▲鮭魚、鱈魚等大型魚類重金屬含量高。(示意圖/攝影者挪威 企鵝, Flickr CC License)
該文章提到,對台灣人而言,鮭魚、鱈魚、鯊魚等多是進口食材,厚生市集遵守「最短食物里程」堅持不販售,他們認為台灣四面環海,當地水產就多到吃不完,但多數人卻追求遠從2000公里遠配送的進口魚類,對營養、海洋生態都有極大影響。
在海洋食物鏈中,大型魚類重金屬累積含量最高,但多數人認同鮭魚、鱈魚等含有豐富的魚油、蛋白質,進而做為嬰兒食品,文中提到「近年發生孩童腦部發育遲緩,證實是食用大型魚類含汞量過高」,且台灣石斑、魚蝦也多有豐富的DHA,因此不應捨近求遠,對海洋及環境都是過度負擔。
https://www.facebook.com/setmone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