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柏燕、張峻棟/台中市報導
很多人喜歡把曼陀珠加上可樂,做各式各樣的實驗,如果拿人體來做其實真的很危險,噴發出的「可樂湧泉」這叫做成「成核現象」,因為曼陀珠表面的「阿拉伯膠」,會讓可樂中的「二氧化碳」急速與液體分離,如果在可樂瓶內實驗,瓶口窄、自然能看見噴發的「瀉流現象」,要是吞進嘴巴?這動作可能造成傷害,但腸胃科醫師說,過去沒有將這兩樣東西吃進身體後受傷的個案,不過可樂湧泉噴發能量大,仍呼籲不要混合食用。

記者:「哇!哇!哇!很猛呢!」管你是大噴泉還是小噴泉,曼陀珠丟進可樂最後一定出現可樂噴泉,拿一瓶兩公升的可樂,開瓶後朝瓶口丟入曼陀珠,同步用尺一量。

可樂向上噴一度突破120公分高,理化老師鄭立彥:「大瓶(可樂)裡面含二氧化碳的量會比小瓶(可樂)的多很多,所以在短時間之內把大瓶裡面,所有的二氧化碳的量整個噴發出來,效果可以超過1公尺以上。」

可樂內含二氧化碳CO2,碰上曼陀珠表面的阿拉伯膠,就會出現瓶子裡狂冒氣泡的「成核現象」,可樂急速作用要往外衝,不過瓶口只有一個,緊接著就會是「瀉流現象」,猛烈一點更有可能看到,直衝天際的可樂噴泉。

物理老師鄭立彥:「可能在身體裡面可能受不了這樣的壓力,但是一般在做實驗的時候,反過來只是說它只要把裡面的液體,噴發完了之後大概效果就已經結束。」

當可樂遇上曼陀珠實驗的橋段,在瓶子裡測試就好,要吃進肚子裡,就算沒有前例說這樣會受傷,不過再看一次可樂噴泉,108瓶可樂跟648顆曼陀珠薄荷糖,讓車子往前衝了將近67公尺,這樣的噴發力道,最好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整理:實習編輯梁侑正)
https://www.facebook.com/setmone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