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信欽、花振森/台北報導
上班族工作忙碌,加上外食餐費越來越高,讓網路上出現越來越多「搭伙社團」,小資族三五揪團跟別人搭伙,平均一餐50元到80元左右,省下不少錢;不過也有人擔心像這樣的「共食」模式不受食安法規範,就怕吃出問題。因此食藥署研擬未來考慮將搭伙的廚師納管,替民眾把關。

▲網路上出現不少的「搭伙社團」。
大火快炒高麗菜、炸湯圓,還有常見的炒蝦,外食族擔心食安問題,想念家常菜,讓網路搭伙生意夯。幾個小資男女在網路集結,以一餐50到80元價格向固定下廚的家庭搭伙,不少社區中都有類似的「小型總鋪師」,現在卻遭質疑餐點不受《食安法》保障。

▲網路搭伙成了小資族省餐費的方式。
民眾:「我現在找到這家(搭伙)餐廳,它本身是有廚師認證的,那至少對食材的選擇跟認知應該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就怕亂搭伙出問題,搭伙民眾特別挑有認證,但可不是人人都有合格證照。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許朝凱:「如果是一個營利行為的話,它應該要有銀根商根,它必須要依食安法規定辦理食品業的登錄,依法要符合我們食品良好衛生規範的一些相關規定。」

▲食藥署強調,「網路搭伙」仍須符合食品衛生規範。
儘管「搭伙」市場規模相對小了些,但共享餐點成潮流,食藥署考慮將廚師納管,就怕民眾忽略食安問題,省了餐費卻吃壞肚子。(整理:實習編輯林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