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讓金錢之神愛上你的方法曝光,活下去這3個字是致富心態大秘密,人生從現在開始賺大錢。(圖/翻攝自IG @officialwarrenbuffett)關稅帝君川普的關稅政策,讓全世界陷入通貨膨脹、甚至企業沒訂單放無薪假的困境。美國「創投基金協和基金」合夥人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在暢銷著作《致富心態》中曝光成為富翁之道,最核心的心態就是「活下去」。
投資最大的智慧,就是讓自己走得夠久。因為唯有長久,複利才能展現奇蹟。
《致富心態》是有錢人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更要懂致富與守財的不同
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說:所有成功公開上市的企業中,有40%的企業股票價值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平均而言,《富比世》四百大富豪榜每十年的汰換率大約是20%,原因卻與死亡或將財富轉移給其他家族成員無關。會發生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致富和守財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能。想要致富就得冒險,還得保持樂觀,勇於踏出舒適圈。
守財需要你保持謙卑,還有擔憂很快就會失去所獲得的一切。守財還必須節儉,並且接受你的成功至少有部分得歸功於好運氣,所以不能仰賴過往的成功經驗,重複使用相同的方法。
讓金錢之神愛上你的方法曝光,活下去這3個字是致富心態大秘密,人生從現在開始賺大錢。圖為作者 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圖/翻攝自IG @morganhousel)美國紅杉資本與巴菲特的啟示: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投資策略
紅杉資本屹立40年的秘密,美國訪談節目主持人查理・羅斯(Charlie Rose)曾問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合夥人麥可・莫里茲(Michael Moritz),為何紅杉能成功超過四十年。莫里茲的答案是—持久。
莫里茲強調,許多創投公司的輝煌只能維持五到十年,但紅杉能長青,是因為「我們始終假設明天不會和昨天一樣,我們不能自滿,更不能倚靠過去的成功」。這份危機意識與偏執,讓他們不斷提醒自己:要活下去。
真正造成差異的不是成長速度、智力或洞察力,而是能否長久堅持,不輕易放棄。這個心態不只適用於投資,也適用於職涯發展與創業。為什麼「求生」心態至關重要?沒有什麼收益值得拿生命冒險。因為投資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
複利的威力需要時間。複利是違反直覺的數學,唯有資產年復一年累積,才能看到驚人成果。就像種橡樹,第一年看不出什麼變化,但十年後能成蔭,五十年後更能改變景觀。但要等到「五十年後」,你必須先熬過市場的起伏與人生的不確定。
巴菲特的守財哲學,我們常研究巴菲特如何選股、找企業、挑團隊,但其實更值得學習的是
他沒做過的5件事:
1.不背負債務。
2.不因恐慌而拋售。
3.不執著於過時的策略。
4.不依靠別人資金。
5.不讓自己過勞而中斷投資。
他做的只是——活下來。巴菲特從10歲投資到94歲(2025年),歷經14次經濟衰退,卻始終穩住,讓複利奇蹟一再發揮。這,就是長壽帶來的財富力量。
讓金錢之神愛上你的方法曝光,活下去這3個字是致富心態大秘密,人生從現在開始賺大錢。(圖/翻攝自IG @officialwarrenbuffett)早期波克夏第三位合夥人瑞克・蓋林的故事:太心急的代價
波克夏除了巴菲特與蒙格,其實早年還有第三位夥伴——瑞克・蓋林。他同樣聰明、懂投資,但卻因「太急著致富」而失敗。在1973~1974年的股市重挫中,蓋林借錢融資,結果股市兩年跌掉近70%,被迫賣出手中的波克夏股票。巴菲特當時以不到40美元一股買下。這些股票後來價值萬倍,但蓋林卻失去了機會。巴菲特總結說:「查理和我都知道我們總有一天會成為富翁,所以我們不急。蓋林和我們一樣聰明,但他太心急了。」
投資的勝敗,不只在於聰明和技巧,更在於能否「活下來」。紅杉資本靠偏執的危機意識屹立40年,巴菲特靠堅持與耐心讓複利開花結果,而蓋林則因急躁而錯失一生的財富。巴菲特、蒙格和蓋林同樣具備致富技能,但是巴菲特與蒙格還擁有守財的技能,因此能成「一直是有錢人」。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投資的真正代價:不是罰款,而是入場費
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分析:「長期持股」常被視為好建議,但真正困難的是:當股市崩盤時,你是否還能堅持這個信念?成功的投資,和其他有價值的東西一樣,都需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並不是用美元或新台幣計算,而是以「波動、恐懼、懷疑、不確定與遺憾」來衡量。若不能及時面對這些情緒,就會被誘惑,做出錯誤決定,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三種選擇,就像買車。假設你想要一輛價值三萬美元的新車,通常有三個選項:
1.付三萬美元,買下它。
2.選擇較便宜的二手車。
3.偷走它。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第三種選擇不值得,因為後果遠比收穫更大。投資其實也一樣,你可以接受波動與不確定,付出代價。你可以選擇低報酬、低風險的資產,像是「二手車」。或者,你可能嘗試「兩全其美」,既想獲利,又想避開波動,就像偷車一樣。
許多人在投資時偏向第三種選擇,頻繁進出市場,想在崩盤前賣出,榮景前買進。但大多數人最後都發現,市場不會讓你「無代價得好處」。波動是手續費,不是罰單,投資的報酬不是免費的,市場會收「入場費」——那就是波動性。問題是,多數人把市場波動誤以為是「罰款」。
買食物、房子、車子或去度假,大家都樂於付錢,因為知道值得。但投資不同,當資產縮水,人們本能地覺得自己被「懲罰」,於是急著逃避。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難以堅持長期投資。
讓金錢之神愛上你的方法曝光,活下去這3個字是致富心態大秘密,人生從現在開始賺大錢。(圖/翻攝自pixabay)致富關鍵心態:把市場波動視為手續費,而不是罰款
致富關鍵心態是:把市場波動視為手續費,而不是罰款。觀念轉換成值回票價的入場費。舉例來說:迪士尼樂園的門票要 100 美元,但卻能換來難忘的回憶。超過 1,800 萬人認為這筆錢非常值得,沒人會覺得這是「罰款」。投資也一樣。你可以選擇不投資,或是改買低風險、低報酬的資產,就像只花 10 美元去參加小型園遊會。但那份體驗、回報與價值,絕對不同。
投資的訣竅,就是學會說服自己:波動性是值得付出的入場費。你不是被迫忍受,而是要理解,唯有付出,才有機會換來長期可觀的報酬。總結來說:市場波動不是懲罰,而是投資的門票。懂得把它當作「手續費」,你才有機會長期留在遊戲裡,享受最後的成果。能活下去就對了!
讓金錢之神愛上你的方法曝光,活下去這3個字是致富心態大秘密,人生從現在開始賺大錢。(圖/天下文化提供)本文撰寫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之《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