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央行持有的美債規模超過4624億美元。(圖/翻攝pixabay)
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資料顯示,為台灣央行、壽險、銀行等金融機構合計持有美國公債的部位不減反增,截至今年2月底,由今年1月底的2905億美元增至2948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並擠下瑞士、搶進第十名,單月增加43億美元。
而截至今年2月底,台灣官方與民間合計持有的美債(單指美國政府公債)僅2948億美元,但央行外匯存底持有美債規模逾4600億美元,兩者數據落差甚巨。
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公開說明,央行持有的美債部位,占外匯存底比重逾八成,以3月外匯存底5780億美元估算,央行持有的美債規模超過4624億美元。
楊金龍先前在立法院透露,外匯存底裡除了美債,其他為歐元、澳幣等,央行會隨時調整幣別配置比重,至於央行副總裁朱美麗先前表示,外匯存底裡美債占比高達92%
金融圈主管解釋,美國財政部公布的美債統計是指:「台灣官方與金融機構等合計持有的美國公債部位」,但國內許多金融機構持有的「美元債券」其實不是「美國公債」,而是美元計價的投資等級公司債、金融債等,只要不是美國「公債」,就不會列計在美國財政部的這項統計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