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張瑋容觀點/新創天堂遇暗潮 新加坡新創圈如何挺過美國關稅風暴?

文/張瑋容(全球營銷學院院長)

新加坡在 2023 年拿下了東南亞 63.7% 的科技投資案數量,投資總額更占了 73.3%,高達 61 億美元!(圖/中央社)

▲新加坡在 2023 年拿下了東南亞 63.7% 的科技投資案數量,投資總額更占了 73.3%,高達 61 億美元!(圖/中央社)

新創熱點 地利之便全球聚焦

我去年出差到新加坡參與新創圈的大展SWITCH,覺得新加坡的新創生態圈不只是熱鬧,而且充滿動能與野心。從 AI、Deep Tech 到永續能源,幾乎每一場活動、每一間創業空間,都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者與投資人熱烈交流。整個城市給人一種「這裡就是亞洲創新核心」的感覺,機會多、節奏快,而且資源很集中。

根據數據,新加坡在 2023 年拿下了東南亞 63.7% 的科技投資案數量,投資總額更占了 73.3%,高達 61 億美元!目前新加坡有超過 4,500 家科技新創、400 間創投機構,加上各種育成中心與加速器,資源之豐富令人印象深刻。

政府的角色也很關鍵。像是「Startup SG」就串聯了創業圈上下游資源,幫助新創對接國際市場。更不用說政府每年都投下相當於 GDP 1% 的預算投入研發,推動「RIE2025 計畫」,讓新加坡在 Deep Tech 領域站穩全球舞台。高達 4 萬名科學家與工程師,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而新加坡的硬體設施更是沒話說。不論是 5G、智慧城市,還是辦公環境,都是吸引新創蓬勃發展的主因。加上它位於東協中心的地理位置,許多新創都以新加坡為跳板,進軍印尼、越南等快速成長的市場。

新加坡的新創生態圈,就是一個高速運轉又國際化的創業平台。

貿易戰蔓延 關稅成為不確定因子

但正當新加坡新創圈熱火朝天時,美國新一輪的關稅政策,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貿易風暴,開始對整個區域造成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針對多國啟動「對等關稅」政策,目的是打擊不公平貿易。但這樣的做法也讓許多仰賴全球供應鏈的新創企業陷入不安。雖然新加坡不是第一波直接被課稅的對象,但只要供應鏈中有任何一環卡住,例如中國或東南亞其他製造基地受阻,新加坡的新創也難以置身事外。

川普祭對等關稅 新加坡憂全球貿易更震盪美國川普政府祭出對等關稅措施,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日前談話指出,新加坡須留意的是全球貿易體系進一步震盪,衝擊中間人產業。圖為新加坡濱海灣。(圖/中央社)

▲川普祭對等關稅 新加坡憂全球貿易更震盪美國川普政府祭出對等關稅措施,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日前談話指出,新加坡須留意的是全球貿易體系進一步震盪,衝擊中間人產業。圖為新加坡濱海灣。(圖/中央社)

很多在做 AI 應用、永續能源、電子元件的新創,都有從其他國家進口關鍵零件。一旦這些零件變貴、交期拉長,開發進度就會被拖慢,連帶也會影響到後續募資與市場推廣。舉例來說,印尼一間做電動機車的新創 Swap Energi,就因為美國關稅讓電池成本變高、供應不穩,再加上當地政府補助削減,銷售量直接腰斬。

新加坡的企業也感受到同樣的壓力。像知名的新加坡潮玩品牌 Mighty Jaxx,就表示雖然美國市場受到了影響,但來自歐洲、中東、非洲和亞洲的需求還是持續上升,支撐了他們今年的成長。不過,由於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他們已經針對短期內採取了應變措施,例如調整定價策略,確保美國客戶依然能夠購買產品。他們也強調,長期而言會持續關注關稅的變化,適時調整營運策略。

此外,專家也指出,針對美國市場的新加坡零售業者,關稅將推高進口商品成本,進而壓縮獲利空間或被迫調漲售價,特別是對價格敏感的奢侈品與家用品市場,消費者可能會轉向較便宜的替代品牌,讓競爭壓力變得更大。

投資市場信心波動 星國政府保護本土企業

更棘手的是投資市場的信心波動。當國際政經局勢不穩定,創投機構就會傾向保守觀望,特別是對還在早期階段、商業模式未驗證的新創來說,影響會更大。即使是在資本豐沛的新加坡,一旦國際基金暫停或縮手,也會打亂整體節奏。

新加坡雖然擁有亞洲最成熟的新創生態圈,但在全球政經變局之下,依然無法完全避開風險。新加坡的韌性值得信任,但接下來,勢必要更靈活、更國際化地應對這個不確定的世界。(圖/中央社)

▲新加坡雖然擁有亞洲最成熟的新創生態圈,但在全球政經變局之下,依然無法完全避開風險。新加坡的韌性值得信任,但接下來,勢必要更靈活、更國際化地應對這個不確定的世界。(圖/中央社)

新加坡政府其實非常有警覺。副總理顏金勇最近就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經濟韌性任務小組」,針對美國關稅帶來的挑戰,從三個面向進行應對:第一是「掌握資訊並與企業溝通」,第二是「短期內給予支持措施」,第三則是「設計長期戰略」。這種速度與態度,說明了政府不只是觀望,而是實際動起來保護本地企業。

總結來說,新加坡雖然擁有亞洲最成熟的新創生態圈,但在全球政經變局之下,依然無法完全避開風險。關鍵在於,這些新創能否快速調整供應鏈與商業策略,並與政府保持緊密互動,找到新的成長動能。新加坡的韌性值得信任,但接下來,勢必要更靈活、更國際化地應對這個不確定的世界。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作者簡介
20年媒體與內容行銷經驗,專精企業品牌行銷、國際市場拓展與AI新聞應用。曾代表台灣至邦交國史瓦帝尼交流,採訪超過2000位名人與企業家,創辦多家專注國際行銷、ESG與全球女性議題的新媒體平台。現任全球華人營銷學院院長及 iLady 總編輯,為台灣品牌開創全球市場知名度。
【#直播中LIVE】白沙屯媽祖率領近33萬大軍進北港! 恭迎天上聖母聖駕進入北港朝天宮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