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獨家/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 他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

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奇光出版提供)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奇光出版提供)

所有喜歡大谷翔平的球迷都在恭喜他當爸爸。而他在17歲時預言「31歲長女出生」成真,引起外界熱烈討論。《武士初心》作者張尤金分析表示,大谷翔平的傳奇持續上演,他的故事,給年輕人有兩個意義,1.「堅持挑戰困難,永不停止進化」2.「追尋夢想、實現夢想太重要了」。

大谷翔平高三寫下「人生目標表」 曝光18歲~70歲想做的事

張尤金是研究大谷翔平的資深球迷,曾經出版《大谷翔平天才二刀》與《武士初心》。張尤金在《武士初心》書中一開場就曝光大谷翔平在高三17歲時寫下的「人生目標表」,將自己從十八歲到七十歲的人生目標填寫到清單上。有關家庭的部分,大谷訂下「二十六歲結婚、二十八歲長子出生、三十一歲長女出生、三十三歲次子出生」。其中最新「三十一歲長女出生」成真,令人嘖嘖稱奇。

大谷翔平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習慣制訂目標之後,拼盡全力管理與全力以赴讓計畫實踐。有數據認為,「書寫目標」會將實現可能性提高42%。因為手寫牽涉到比打字更複雜的手部動作,因此更容易被銘刻記在潛意識裡。而且手寫字對視覺的刺激更為強烈。

光是手寫目標並每天檢視,就已經是前百分之一了。透過每天檢視目標,逐層加深潛意識的信念,將更有機會改變行為,進而實現目標。大谷翔平實現目標的作法,不僅適用於日本,更值得台灣青年學子與運動員學習效法。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資料照)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資料照)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資料照)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資料照)

張尤金認為大谷給年輕人最重要的意義有二:

1.堅持挑戰困難,永不停止進化

2012年,剛加入日本火腿球團的大谷翔平以「成為二刀流選手」為目標,當時各種質疑與批判的聲浪紛至沓來:「『二刀流』會導致球員受傷。」「到最後兩邊都半途而廢。」「追二兔者不得一兔(貪多者兩頭落空之意)。」「別低估職業棒球!」

也有球界前輩認為大谷應該專心在投打其中一項:「如果他專注投球,職棒第二年就能贏得二十勝和澤村賞」「如果他專任打者,拿下打擊三冠王不成問題」。

但大谷翔平為什麼選擇挑戰最艱難的目標?因為二刀流這件超級困難的挑戰,不僅讓他得以發揮,還可以激發他進步的動機。因此栗山英樹監督才會說:「堅持挑戰困難的事,是他永不停止進化的原因。」

2.追尋夢想、實現夢想的重要性:

正如大谷所言:「人生不會創造夢想,是夢想創造人生。」為了支持孩子們實現棒球的夢想,大谷全心練球、努力比賽,希望能做為青少年選手的模範,「我相信努力打棒球的孩子們,都會以『成為優秀選手』為目標,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值得這樣目標的人。未來的我會繼續努力,並支持孩子們實現他們的目標。」

大谷翔平鼓勵孩子們從小要有夢想、追尋夢想,更重要的是要有想法與作法去實現夢想,因此,在他成名後,年輕時的他如何「設定目標→制訂計畫→實現夢想」,就成為許多專家與父母研究的對象。「人生有夢」很重要,但如何「逐夢踏實」更重要,這是大谷翔平的成功,給年輕人最重大的意義。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資料照)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資料照)

對照大谷高三的目標是「31歲長女出生」,而1994年次的他,今年不就滿31歲了嗎?

張尤金笑著說:大谷翔平高三那年寫下的「人生目標表」(人生の目標シート),又稱「人生設計筆記」(人生設計ノート),是由花卷東高校棒球隊發給選手們填寫的表格。

大谷翔平從十八歲到七十歲填寫自己棒球人生夢想的目標清單,其中「26歲結婚」和「28歲長子出生」都無法達標,但有趣的是,台灣時間4月20日他在社群媒體宣布長女誕生。對照大谷高三的目標是「31歲長女出生」,而1994年次的他,今年(2025)不就滿31歲了嗎?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資料照)

▲大谷翔平預言31歲當爸成真,運動專家張尤金呼籲臺灣年輕人快學「人生目標表」。(圖/資料照)

#三立獨家 Exclusive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