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川普政治風格如同情緒多變的談判對手,理解其脈絡才能因應有方。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粉專)
針對美國宣布將對台灣部分產品課徵32%關稅一事,引發產業界及政界高度關注,市場擔憂此舉可能對出口造成重大衝擊。不過,台美加商業商會的產業觀察者Madeleine Cheng強調,這並不單純是一場貿易戰,更是一場外交談判的棋局。「要看懂川普,才能破解這一局,」Madeleine Cheng指出,這次的記者會與其說是正式宣示,不如說是一場煙霧彈,背後真正的意圖,是創造出有利美方的談判局面。她以比喻說,應該把川普當作一位「心情善變的女友」,只要理解他的思維邏輯,便能知道如何應對。
她進一步分析,川普身為商人出身,擅長創造「局」,吸引對手進場談判。對他而言,談判不只是能力,更是熱情所在。「這是一場話語權的競賽,川普要的是大家來找他談、來讓利。」。
至於是否可以放棄美國市場?她認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選項。「美國市場擁有3.5億人口,消費力佔全球1/4,即便人口不如中國或印度多,但市場價值遠勝其他國家。」她強調,很多原物料出口國與製造商即使虧損,也不願輕易放棄與美國的貿易往來,因為放棄了可能就再也回不來。
對於此次32%的關稅,她認為數字本身並非重點。「川普就是用這種驚人的數字來逼大家談判,讓利給美國。」她強調,關鍵在於政府是否具備國際談判的實力與人才,能否理解這背後是一場談判戰略。「其實美國財政部長也講得很清楚,4月9日關稅才會正式生效,美國也歡迎各國提出方案協商,這就是川普一貫的做法:用威脅創造談判空間,」
她感嘆,目前台灣的公務體系中,缺乏實際經商經驗,導致在面對這種高度談判性的國際局勢時,反應顯得僵化。「這不是時候只是擔心,政府能做的其實很多,重點是要看得懂對方的戰略,懂得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