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歐盟延長汽車碳排放合規期限 產業迎來轉型緩衝期

圖、文/永續新聞網 

歐盟擬延長汽車碳排放合規期限 產業獲更大調整空間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近日正式宣布,計劃將汽車碳排放標準的合規期限由一年延長至三年,此舉將使汽車製造商在達成環保目標的同時,擁有更大調整空間,避免因未能即時達標而面臨巨額罰款。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在聲明中強調:「排放目標仍保持不變,但這一調整將為產業提供更大彈性,確保歐洲汽車產業能穩健邁向永續發展。」

歐盟將汽車碳排放合規期限延長至三年,給車廠更多調整空間以穩健達成環保目標。(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歐盟將汽車碳排放合規期限延長至三年,給車廠更多調整空間以穩健達成環保目標。(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政策調整背景:環保標準與產業現況的權衡

根據2023 年通過的歐盟清潔交通法規,自 2035 年起,所有新售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必須實現二氧化碳(CO₂)零排放,以促進歐洲向綠色經濟轉型。該法規要求汽車製造商逐步降低碳排放量,並在 2025 年開始執行年度監測與檢討機制。然而,面對近年來電動車需求放緩,以及來自美國與中國電動車品牌的激烈競爭,歐洲汽車產業紛紛向歐盟請願,希望獲得更長的適應期,以確保能順利達標,並維持市場競爭力。

產業界普遍支持 視為關鍵喘息機會

歐洲主要汽車製造商對此決策表示歡迎,認為這是平衡環保與產業現實的一項務實舉措。福斯汽車(Volkswagen)執行長奧利佛·布魯默(Oliver Blume) 表示:「這是一項理性的調整,讓汽車產業能夠在不影響環保目標的前提下,有更多時間加快轉型,並妥善規劃生產與技術投資。」

此外,雷諾(Renault) 亦強調,這一政策調整有助於「在減少碳排放與維持市場競爭力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法國標緻雪鐵龍(Stellantis)也發表聲明指出,歐盟的調整將有助於車企擴大電動車(EV)產能,並確保技術發展能與市場需求同步。

環保組織憂政策延後電動車普及進程

然而,環保團體對此政策改變表示擔憂,認為此舉可能延後電動車的大規模市場化,並可能影響歐盟達成減碳目標的進度。歐洲運輸與環境聯盟(Transport & Environment, T&E)執行董事威廉·托茨(William Todts) 批評道:「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在於如何生產更多價格親民的電動車,而非延後環保標準的執行。」

此外,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 也表示擔憂,認為這一決定可能影響平價電動車的推出時程,使得歐洲消費者無法早日享受更具環保效益的車輛選擇。

技術多元化:歐盟考慮推動「技術中立」政策

除了延長排放標準合規期限,歐盟委員會亦在評估更多技術多元化的政策調整。馮德萊恩強調,歐盟將探討「技術中立(Full Technology Neutrality)」原則,這可能意味著未來的低碳轉型不再僅限於電動車(EV),而是允許更廣泛的技術選項,如電子燃料(e-fuels)、氫能動力車(hydrogen-powered vehicles)及其他低碳解決方案。

此舉可能受到部分傳統車廠的支持,因為電子燃料與氫能車能夠與現有內燃機技術兼容,而不需要大規模淘汰現有生產設備。此外,歐盟委員會也在考慮直接支持歐洲電池製造商,並加強電動車電池的本地生產要求,以提升區域供應鏈的競爭力。

法規變動仍需議會批准 產業須積極應對

目前,該提案仍需獲得歐盟成員國及歐洲議會的正式批准後才能生效。歐盟各國政府與政策制定者仍需進一步協商,確保新政策能兼顧產業需求與環保目標。

在此過渡時期,歐洲車企仍須持續應對變動的法規環境,並積極推動電動車產能擴張,以維持全球競爭力。此外,未來幾年,汽車市場的技術發展、能源價格變動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都將影響車廠如何制定長期策略,以實現碳中和目標。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發表聲明指出:「在全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歐盟政策應支持產業發展,而非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我們將與決策者保持溝通,確保低碳轉型能夠以可行的方式進行。」

未來,隨著電動車技術的進步、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各國政策的調整,歐洲汽車產業仍將面臨重大變革。如何在環保要求、產業競爭與消費者需求之間找到最佳平衡,將是各大車企與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的課題。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GCS 2025 春季例行賽W6D3-2025/04/06《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