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張尤金觀點》陳傑憲vs鈴木一朗:淺談台日棒球的「領導論」

文/棒球作家 張尤金

陳傑憲vs鈴木一朗:淺談台日棒球的「領導論」

陳傑憲在12強、WBC資格賽擔任台灣隊長。(圖/記者劉彥池攝影)

▲陳傑憲在12強、WBC資格賽擔任台灣隊長。(圖/記者劉彥池攝影)

熱戰中的「第6屆WBC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台灣隊在2月21日首戰西班牙隊。相較於去年「世界12強賽」的冠軍隊陣容,這次大幅年輕化的球員名單令人耳目一新,多名選手都是第一次披上國家隊戰袍。然而不管陣容如何改變,唯一不變的,當然是「台灣隊長」陳傑憲。

去年12強賽,陳傑憲以6成36打擊率、2支全壘打、6分打點的超狂表現拿下大會MVP,然而除了球場上屢屢建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球場外發揮的領導力。當賽前外界普遍不看好台灣隊時,他霸氣宣示:「不看好嗎?我不相信外界怎麼說,我相信我們的團隊,請球迷相信我們選手,共同面對強敵。」

台灣隊奪下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冠軍,隊長陳傑憲高舉冠軍獎盃。(圖/特派記者劉彥池攝影)

▲台灣隊奪下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冠軍,隊長陳傑憲高舉冠軍獎盃。(圖/特派記者劉彥池攝影)

這樣的領袖角色會讓你想到誰?陳金鋒、李居明都是。而我會想到2009年WBC日本代表隊的鈴木一朗,以及2023年WBC日本武士隊的達比修有。這兩名神級的選手在比賽當時年紀相仿,分別是35歲及36歲,他們都是該屆WBC日本奪冠的領導人物,但請注意,這兩屆WBC日本隊都不設置隊長,與我們台灣隊將「球隊領導者定於一尊(隊長)」的作法完全不同。

日本隊為什麼不設置隊長?回顧2009年,球界人士與球迷普遍寄望一朗出任隊長,當時效力西雅圖水手隊、締造大聯盟多項安打紀錄的他也絕對夠資格,可是一朗拒絕了,他說:「我認為這支球隊不需要隊長。這是由一流選手組成的團隊,不需要特意設立一位隊長。因為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有需要,每個人都能成為領導者。」

2023年WBC栗山英樹監督領軍的日本武士隊則承襲「不設置隊長」的策略。許多人認為栗山最大的人格魅力來自於對選手的信任,而他則徹底發揮這種「信任之力」—不將領導權固定在單一一人身上,而是信任每位選手,讓不同選手根據自己的專長發揮影響力;當每位選手都意識到自己是球隊的領導者時,自然會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該屆WBC日本武士隊的圓陣喊話,就是「共享式領導」(Shared Leadership)的經典。從4場預賽、八強賽、準決賽到決賽共7戰,由6位選手【僅努特巴爾(Lars Nootbaar)重複】出來喊話提振士氣,而6位人選及順序甚至是選手們自己決定的。

正因為每位選手都有能力站出來領導球隊,才會有後來準決賽對墨西哥之戰,九局下半村上宗隆突破低潮的再見安打;正因為多位選手輪流精神喊話,才會有大谷翔平在冠軍戰前名流青史的圓陣演說:「光是崇拜對手是無法超越的。我們今天就是為了超越對手、成為頂尖而來。所以就今天一天,暫且放下對他們的崇拜吧!只要想著贏球就好。」

WBC資格賽對西班牙,台灣隊長陳傑憲賽前集合隊友喊話。(圖/記者劉彥池攝影)

▲WBC資格賽對西班牙,台灣隊長陳傑憲賽前集合隊友喊話。(圖/記者劉彥池攝影)

誠然,不同的團隊組成與休息室文化,造就「團隊領導」與「個人領導」 (Sole Leadership)有不同的適用。而這次WBC資格賽台灣隊平均年齡僅25歲,多位選手不具備一級國家隊的比賽經驗,因此陳傑憲的領導更是不可或缺。

帶領這群年輕選手們,陳傑憲鼓勵隊友「享受比賽」:「雖然我們穿上這件球衣就是要贏球,但沒有這些過程,哪來的英雄,好好享受當下」;也給了隊友「盡其在我」的明確目標:「看不看好都沒差,球是我們在打,我們應該要在場上展現出什麼樣子,讓喜歡我們的球迷、台灣人民看,才是重點」。

去年台灣隊在12強賽擊敗日本隊拿下冠軍,網友搞笑模仿大谷的口吻:「聽說你剛剛攻擊了我的村莊?」(笑)明年我們有機會在WBC經典賽的會內賽舞台,與日本武士隊正面對決嗎?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台灣勇奪WBC門票

作者簡介
上班族,棒球迷,棒球書作家,人生格言是「達成夢想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