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志鵬/台北報導

▲ 鄧麗君對蘇東坡有千年知遇之恩,助蘇東坡中秋「聲勢」高了李白。(圖/翻攝自鄧麗君演唱《但願人長久》youtube影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以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中秋節的應景名句。高中國文老師林嘉琦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選出她心中認為年輕人,中秋節應該知道、正面的5首詩詞。而這可以說是唐朝詩人李白、杜甫、張九齡與宋朝詞人蘇東坡的文學大戰。而這場「千年戰爭」中,因為鄧麗君唱了蘇東坡的「水調歌頭」,鄧麗君的知遇,讓蘇東坡聲勢似乎贏了李白跟杜甫。

▲ 鄧麗君對蘇東坡有千年知遇之恩,助蘇東坡中秋「聲勢」高了李白。 (圖/翻攝自鄧麗君演唱《但願人長久》youtube影片)
中秋名句大戰 唐朝詩人李白.杜甫.張九齡VS宋朝詞人蘇東坡
高中國文老師林嘉琦表示,會選出這5首知名的詩詞,是希望年輕人懂唐宋詩詞的古文學之美,從詩句中,得到同感、療癒跟內化成自己向上的勇氣、力量與依靠。而且不會遙遠,因為每到中秋節,必定會聽得到。
1.【望月懷遠】唐朝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當時:張九齡遭受奸臣陷害、貶謫荊州,在中秋之夜看著圓月懷念遠方。
2.【水調歌頭】宋朝 蘇東坡(蘇軾)(鄧麗君演唱:但願人長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當時:千年前的中秋節當天,蘇軾思念弟弟蘇轍,感嘆明月偏偏在分離的時候才會圓,正如同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這是與中秋有關的作品最經典的其中之一,富含了蘇軾的浪漫主義。

▲ 鄧麗君對蘇東坡有千年知遇之恩,助蘇東坡中秋「聲勢」高了李白。 (圖/翻攝自豆瓣電影)
3.【月下獨酌】唐朝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當時:李白渴望他人欣賞他的才華(沒遇見伯樂),卻只能孤獨的與酒和月亮作伴,這首詩顯露出了李白的憂愁以及灑脫。

▲ 鄧麗君對蘇東坡有千年知遇之恩,助蘇東坡中秋「聲勢」高了李白。 (圖/翻攝自豆瓣電影)
4.【月夜憶舍弟】唐朝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當時:也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白露的那一天,杜甫寫下這首詩,感受到微涼的秋意,杜甫感嘆戰爭始終不停止、家人失散,感悟還是故鄉的月亮最美麗、明亮。

▲ 鄧麗君對蘇東坡有千年知遇之恩,助蘇東坡中秋「聲勢」高了李白、杜甫。(圖/翻攝自豆瓣電影)
5.【秋風詞】唐朝 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當時:李白一個人獨自在外地,秋夜裡看著天上的月亮,思念故人的情緒更加濃烈,想起曾經相遇的種種,感嘆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面。
鄧麗君對蘇東坡有千年重逢的知遇之恩 一唱成永恆經典
鄧麗君生前曾經告訴恩師莊奴老師,製作「淡淡幽情」專輯的故事,其中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最廣為人知,而鄧麗君的古裝造型,像極了嫦娥,成為擁恆經典。
鄧麗君說:
唐詩、宋詞是我最喜歡的,以我的學識,恐怕連欣賞的資格都不夠。如果能用宋詞譜出一張專輯該有多好。這是一個夢,只個人想法,止于想想而已已。後來把這個想法提出來,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大家都非常贊成,於是誕生了「淡淡幽情」這張專輯。幸而,市場出奇反應的好,我想歸功於譜曲老師們的辛勞。
中秋節是一年中間時候,最重要的團圓時刻,而古代詩人詞人留下來的文學作品,更令人發思念之情,珍惜「所有的相遇」。

▲ 鄧麗君對蘇東坡有千年知遇之恩,助蘇東坡中秋「聲勢」高了李白。(圖/翻攝自鄧麗君演唱《但願人長久》youtube影片)

▲ 鄧麗君對蘇東坡有千年知遇之恩,助蘇東坡中秋「聲勢」高了李白。 (圖/鄧麗君文教基金會提供)
▲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