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楚育/綜合報導
台北時間10月1日中午12點,美國政府真的關門了。全國三分之一的公務員被迫放無薪假。市場預估,政府關門一天,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億美元,若是關門超過一個月,損失恐怕超過550億美元,甚至還可能會引發第二次的經濟大蕭條。

美國政府關門危機繼續吵,在倒數最後2個半小時的節骨眼上,參議院再一次否決了,眾議院的應急支出法案,這也是眾議院本週第三次被參議院打槍,美國政府真的關門了,這也是史上第18次美國政府關閉,10月1日起除了民生相關部門,將會部份運作之外,其他的政府機關全部關閉。全國三分之一的公務員,將被迫放無薪假,而政府每關門一天,預估損失就高達兩億美元,一個星期10億美元,一個月將會損失近550億美元。

而全世界也相當擔心,美國的財政相關部門一旦關閉,會造成全球經濟混亂,不過聯準會因為是自籌資金,所以運作不受影響,而紐約證交所和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都表示未來一週將會正常上班,而美國債券市場也會維持正常,不過勞工部將會停止公佈本週的各項經濟數據。

雖然美國股市會正常運作,但關門危機還是衝擊美股表現,繼上週美股連五黑之後,30日收盤道瓊指數又大跌了128點,如果政府關門三到四個星期,美國整體經濟成長將減少1.4%。美國政府關門也引發了信用評等降級的疑慮,不過貝萊德固定收益投資部長,瑞克里德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公債不會違約,也不會重演2011年遭到降評事件,而信評機構標準普爾也認為,美國政府關閉時間應不會持續太久,因此不會有調降評等的危機。

但是市場預估,如果美國政府停擺一個月,就會影響年度GDP,停擺超過兩個月,恐怕會引發第二次的經濟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