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王文承報導

▲多數人點名「法律系」及「金融相關科系」,認為這兩類是少數能與科技業薪資匹敵的文組出路。(圖/翻攝自pixabay)
選擇科系與個人未來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隨著台灣科技業快速發展,高薪與職涯穩定等優勢讓理工科系備受青睞,選讀人數明顯上升。不過,近日有網友在《PTT》發文拋出疑問,若撇除理工領域,台灣是否有「文組也賺錢」的科系?貼文曝光後,引發不少網友討論,其中多數人點名「法律系」及「金融相關科系」,認為這兩類是少數能與科技業薪資匹敵的文組出路。
該名網友表示,從新聞中得知目前高中理組與文組比例為8:2,在頂尖高中則是6:4,反映出台灣產業重心偏向科技與工程領域。他好奇,從反向思考的角度來看,文組競爭者較少,是否更容易考上好學校?並進一步詢問:「一類組(文組)有比較賺錢的科系嗎?雖然法律聽說很難念。」
貼文曝光後,不少人一致點名「法律」與「金融」,認為「會計師 精算師 律師」、「法律跟會計,都是考到執照就有錢途」、「文組不就律師 精算師 沒了」、「文組大賺大虧 理組餓不死發不了財」。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薪資調查,「法律學類」國立大學畢業者月薪落在4.2萬至7萬之間,平均為6.1萬元;私立大學畢業者則為3.7萬至5.9萬元,平均約5.2萬元。法律系出路多元,除了常見的律師與司法官,也有人選擇投身公職或企業法務。
以律師職業為例,根據104平台統計,律師平均年薪為114.8萬元,剛入行的新人年薪也有82.6萬,工作10年以上的資深律師平均年薪可達143.4萬,堪稱文組高薪代表之一。
然而,儘管法律系看似穩定又高薪,但也有不少法律系畢業生在104的「科系真心話」中坦言,法律系雖然出路清晰,卻得面對大量繁重的考試與高強度工作壓力。就算考取律師執照,初期受僱律師的月薪多在5萬元左右;即使是司法官,雖然起薪達10萬元,卻須面對高工時與精神壓力,有人直言,「如果有這種能力,不如去當醫師。」
另一方面,金融相關科系也被視為文組中薪資不錯的選擇。根據104調查顯示,金融專業畢業者的起薪若為國立大學背景,月薪平均為4.4萬元;私立則約為4.1萬。若取得研究所學歷,國立畢業者薪資可升至5.4萬元,私立研究所則為4.5萬左右。以職務來看,銀行員平均月薪為4.7萬,保險業務員則為5萬,而「投資經理人」則是高薪代表,月薪平均達9.1萬。
雖然金融業的平均月薪與科技業仍有落差,但吸引人的是高額的年終獎金。104的調查顯示,2024年金融業年終平均為1.88個月,部分企業如台新金預估最高可達12個月,兆豐金、富邦金也有8個月以上,等於年終獎金上看50萬元,對文組畢業生來說極具吸引力。
不過,金融業同樣充滿挑戰,例如銀行與保險產業常有業績壓力,較適合抗壓性高、對數字敏銳並擅長溝通的人從事。也有不少個性內向者轉向後台作業、數據分析或風險控管等職務。
總體而言,不論文理組,各行各業都有其優缺點與挑戰,建議學生選擇科系時,應考量自己的性格特質、興趣與長期職涯規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