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苗栗的「苑裡中繼所」在1944年建造,一路保留至今。(圖/苗栗文觀局)
珍貴文化秘寶在苗栗!日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公告,從日治時期保留至今的「苑裡中繼所」為全台9處中繼所僅存的4處之一,由於建築已相當老舊,未來將辦理「苗栗縣歷史建築『原苑裡中繼所』修復再利用計畫」,預定在今(2025)年7月14日上午10時30分,在苑裡鎮公所2樓簡報室辦理公聽會,邀請關心文化資產的民眾一同參與。
苗栗縣苑裡鎮有「苗栗穀倉」、「藺草原鄉」之稱,擁有優美的海灘與漁港,盛產稻米與藺草編織,是富含人文底蘊與自然風光的文化小鎮。在苑裡的「原苑裡中繼所」建於日治時期晚期(1944年),為台灣早期電信、電話系統之訊號加強的重要中繼設施,其運用了當時日本最先進的載波技術,鋪設貫通台北至高雄的縱貫幹纜,體現國際通信技術建設及發展意義。

▲苑裡中繼所記錄著台灣早期電信的發展,是相當有價值的古蹟。(圖/苗栗文觀局)
苗栗文觀局指出,苑裡中繼所築風格融合西方古典建築元素,簡化裝飾線條,展現日治時期「和洋折衷」風格,兼具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從日治時期保留至今,苑裡中繼所已很老舊、有多處毀損,縣府盼望能將這份文化資產修復與再利用。
目前歷史建築原苑裡中繼所正在進行「修復再利用計畫」,希望藉由未來的說明會,讓管理單位更了解相關工作內容,持續有效地共同維護歷史建築的保存外,也希望透過公聽會與使用單位、在地民眾進行意見交流,於未來辦理修復或再利用時,能充分展現其文化資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