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美國介入以伊戰爭,轟炸伊朗核設施,外界憂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隨著美國與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全球核戰恐懼再起,世人焦急關注:「如果核爆全面爆發,誰有能力存活?」本文將從核彈數量、國際法規與地緣戰略三面向分析,揭示世界核彈擁有現況與可能的避難地。

▲世界擁核武九國數量分布圖。(圖/翻攝自icanw.org)
9國擁核實力分佈 美蘇掌90%核彈
根據「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組織」(ICAN)統計,截至2025年初,全球共9國持有核武。俄羅斯以5,449枚核彈位居世界首,次為美國的5277枚;中、法、英分別持有600、290、約225枚;印度180枚、巴基斯坦170枚、以色列約90枚,以及北韓約50枚。美蘇兩超級強權共掌約90%核彈,全球已超過12,000枚核武。

▲美國與俄羅斯擁有世界90%的核彈,圖為兩國領導人川普(左)、普丁。(圖/翻攝自X平台 @Kahlissee)
《衛報》則指出,近年來,中國每年擴充約100枚核彈,計畫到2035年達1,500枚以上,觸及美俄核動態平衡邊界。而美俄則透過新削減條約,限制部署核彈頭上限約1,550枚,但俄方自2023年撤出該條約,仍承諾限額至2026年止。
「核武禁令」國際規範有用嗎?
1968年聯合國制定的《不擴散核武條約》(NPT)被視為全球核管制基石,核五強(美俄中法英)承諾不擴散,非核國負責偵查與合作。1996年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禁止所有核試爆,迄今尚未生效,包含中美俄等擁核9國未批准。

▲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當地人拍到爆炸畫面,火光7公里外也能看見。(圖/翻攝自Google maps)
2021年的核武禁止條約(TPNW),全面禁止核武擁有及部署,雖正式生效,但聯合國安全理事會5個擁核武的常任理事國中,只有英國支持這一倡議。

▲美國轟炸伊朗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宣布不再進行核試爆。(圖/翻攝自朝中社)
至於遭美以轟炸的伊朗則宣稱將不放棄核計劃。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Abbas Araghchi)25日表示,伊朗為獲得核子技術付出了巨大努力,美國和以色列的襲擊增強了伊朗推進核計畫的決心。他說,多年來,伊朗一直努力向世界表明,伊朗遵守《不擴散核武條約》,並希望在其框架內運作,遺憾的是,條約未能保護伊朗。他表示,伊朗未來對核子計畫及核不擴散體系的看法將「改變」。

▲美國總統川普22日證實美軍出動B-2轟炸機警空襲伊朗核武設施,引發全球關注。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23日透過X官方帳號發文指出,猶太復國主義犯下重大罪行,必須付出代價。
核戰引爆「全球僅2國」有望倖免!
核戰爆發的話,哪一國能倖免?知名調查記者、《核戰倒數時刻》作者雅各布森(Annie Jacobsen)近日受訪時指出,若爆發全球核戰,絕大多數北半球將陷入核冬天與農業崩潰,僅澳洲與紐西蘭因地理與氣候得以維持農業與生活基礎,成為避難熱點。

▲澳洲和紐西蘭是全球核戰爆發最安全的國家。(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此外,洋流與氣流特性也有助於這兩國避免大量放射塵擴散,進一步降低生存風險。相較之下,北半球即便有部分地區不在攻擊範圍,如美國東北部或東南部,仍難以躲避氣候劇變與糧食崩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