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張尚辰報導

▲川普在記者會上談及「統一」,讓台灣不少政界人士議論。(圖/翻攝自Donald J. Trump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在當地時間1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同意取消所有的非貨幣壁壘,並指出「我認為這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引起議論。對此,美國在台協會(AIT)說明,川普的發言是針對美中貿易,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旅美學者翁履中今(14)日則發文呼籲社會大眾,「冷靜點,別再自己嚇自己了!」
川普12日在記者會上談論美中關稅談判時表示,「他們已同意全面開放中國。我認為這對中國將是極好的,對我們也是極好的,我認為這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言論一出讓台灣政界人士各個神經緊繃,但AIT發言人強調,川普的發言是針對美中貿易,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
翁履中今日在臉書發文,寫下「川普談到『統一』,是不是意味著台灣要被賣了?冷靜點,別再自己嚇自己了!」翁履中說,川普嘴裡說出「unification」,不是什麼兩岸密謀,而是單純他口語中常用的、簡化過的詞彙,「如果你了解川普,就會知道他說話時幾乎從不提台灣。不是因為台灣敏感,而是因為他根本不把台灣放在心上」。
翁履中認為,台灣社會經常處於高度警戒狀態,媒體過度渲染,謠言與陰謀論滿天飛,而這次的事件剛好可以當成一個提醒,「我們應該更精準地解讀國際語境,更冷靜地理解美國政治人物的發言。尤其是像川普這樣的領導人,他講話是為了媒體效果,不是為了精準外交」。
翁履中表示,台灣的政治人物不管藍綠都不需要過度反應,若川普真的有意要處理台灣的問題,不可能透過記者會「不小心說錯詞」來表達,而是會直接告訴你「我要你們做什麼」,這才是川普一貫的作風。所以,聽川普講話,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而要理解他的語言風格與政治語境,「不然,我們永遠會被自己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