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台灣人「3字口頭禪」被濫用!醫師列5情境嘆:受害者才能說

生活中心/梁雪婷報導

民眾硬擠進電梯被提醒上錯樓層卻說「沒關係」,拒絕離開。(示意圖/pixabay)

▲民眾硬擠進電梯被提醒上錯樓層卻說「沒關係」,拒絕離開。(示意圖/pixabay)

台灣人的「口頭禪」眾多,其中「沒關係」尤為常見。不過ICU醫師陳志金指出,「沒關係」一詞在台灣常被誤用甚至濫用,許多應表達歉意或承認錯誤的情境,卻被用來合理化自身行為,導致語言意義扭曲。文章一出,釣出大片網友表示認同。

陳志金醫師說,某些台灣人會誤用或濫用「沒關係」這個詞,其程度可能已經超越「不好意思」了。他舉出多個生活中的常見例子,如民眾付款時少付錢,被店員提醒卻回答「沒關係」,讓他好奇是「幹麻要計較這點小錢」,還是想表達「不好意思」?他指出,多付了不用找錢,才能說「沒關係」。

第二常見情境,民眾硬擠進電梯被提醒上錯樓層卻拒絕離開,還說「沒關係!我先坐上去,再坐下來」。這裡的「沒關係」,是「干你什麼事,礙到你了嗎」,還是「謝謝提醒,但是,我不覺得麻煩」?

乘客搭高鐵坐錯位置卻拒絕移動,還說:「沒關係!我下一站就下車了!」,侵害他人權益。(示意圖/資料照)

▲乘客搭高鐵坐錯位置卻拒絕移動,還說:「沒關係!我下一站就下車了!」,侵害他人權益。(示意圖/資料照)

另外,乘客搭高鐵坐錯位置卻拒絕移動,說:「沒關係!我下一站就下車了!」。代入被侵害權益者角色,「你沒關係,我有關係啊!我就喜歡坐靠窗的位置,才先預訂的!我管你什麼時候要下車,你現在就應該換回來吧?」。

店員做錯飲料,被提醒卻說:「沒關係,我幫你重做」。(示意圖/資料照)

▲店員做錯飲料,被提醒卻說:「沒關係,我幫你重做」。(示意圖/資料照)

民眾在購買飲料時,偶爾會遇到店員做錯飲料的狀況。比如客人點的熱美式,店員卻做成冰美式,被提醒後卻說:「沒關係,我幫你重做」。他直言,這裡的「沒關係」是指「不管你剛剛怎麼說,顧客至上,你現在說了算!」。店員只是想息事寧人,並不代表客人是對的,還是「『不好意思』我弄錯了?」。

民代面對員警開罰單說:「沒關係,我們回去講!」,是否是一種「威嚇」。(示意圖/資料照)

▲民代面對員警開罰單說:「沒關係,我們回去講!」,是否是一種「威嚇」。(示意圖/資料照)

此外,民代面對員警開罰單說:「沒關係,我們回去講!」。他質疑,這裡的「沒關係」,其實是一種「威嚇」,還是「就做你該做的」?

陳志金醫師提醒,當自己被別人損害了權益後道歉,自己不介意才能回答「沒關係」。若是自己損害了他人的權益,要說「不好意思」或「對不起」而不是「沒關係」。他好奇,大家在使用「沒關係」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想的?還是說,「沒關係」只是一個口頭襌,在使用的時候,大家根本沒想這麼多?

貼文引發眾多網友共鳴,「這就是明明是自己的錯,硬要怪到別人身上的意思」、「自己吃虧才有資格說沒關係,代表你不計較;別人吃虧說沒關係…想占人便宜的爛貨」、「很多人都已經成為~差不多先生(小姐)了,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影響到別人的權益」、「如果硬要教這些人不是這樣用的,會被他們回『有什麼關係?』」。

#陳志金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