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關稅風暴1/一夕粉碎百年貿易規則 執著消滅美國貿易逆差是哪招?

編譯張渝萍/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月2日宣布對全球大多數的國家徵收10%進口的「基準關稅」(生效日4/5);同時也針對美國主要的貿易逆差國徵收高額「對等關稅」(生效日4/9),其中台灣就被課徵高達32%稅率。這波關稅新政策宣布當天川普稱之為「美國解放日」,然而關稅戰帶來的衝擊,則已成為全世界的「毀滅日」。

川普重課台灣32%對等關稅。(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臉書)

▲川普重課台灣32%對等關稅。(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臉書)

亞洲股市重災區 美國也嘗猛烈後座力

新關稅政策宣布的隔周,與美國貿易密切、以製造業為主的亞洲成了重災區,各國股市大跌;美國也嘗到猛烈後座力,標普500指數在3日及4日共跌10.5%,市值蒸發5兆美元(約165兆台幣)。為因應川普無情的關稅大刀,以及形同破壞自由貿易市場的極端手段,各國政府連日緊急開會商討對策。目前中國與加拿大是立刻強硬回覆,稱會用報復關稅回敬川普;歐盟則仍觀望中,可能會加入對美祭出報復關稅的行列。而包括台灣、日本、泰國、以色列、印度等50多國則傾向與美國談判。

但無論各國目前採取何種措施,只要川普不立刻收回新關稅政策,這道一天內築起的關稅保護高牆,已打亂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全球貿易秩序,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難以估算。

全球化讓美國繁榮 且美國是規則主要制定者

《經濟學人》3日報導指,川普打出的新關稅政策,代表他試圖徹底終結日益自由的全球貿易時代。川普長久以來都主張,全球自由貿易讓其他國家可以佔美國便宜。他曾稱這份針對全球廣泛徵稅的政策是「經濟獨立宣言」,並指出:「多年來,我們的辛勤工作的美國人只能被迫袖手旁觀,看著其他國家大多靠著吃美國豆腐變得越來越富有強大……現在,該換我們繁榮起來了。」

然而,《經濟學人》分析指出,川普故意忽略了兩個事實,一是全球化為美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二是美國為國際貿易規則的主要制定者。若川普的關稅措施持續執行,這套二戰後穩定建立的經濟秩序將走向毀滅。且諷刺的是,川普不斷緬懷19世紀末的「繁榮美國」其實比現在的美國還要貧窮的多。

《國會山莊報》2日報導也指出,川普在一天內就粉碎了近百年來的貿易規則。這套二戰後建立的貿易規則,在過去幾十年來其實主要是受到美國大力推行的自由貿易政策影響,結果就是國際貿易壁壘大幅降低,各國企業可以輕易地進行跨境生產與銷售商品。

全球產業鏈框架 川普「美國製造」恐難以實現

在目前全球自由貿易的框架下,一項產品的誕生,時常得經由不同國家分工製作。以汽車產業來說,英國溫莎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教授弗里斯(Peter Frise)就向BBC解釋,現在沒有所謂的美國汽車產業、加拿大汽車產業,或是墨西哥汽車產業,真正存在的是北美汽車產業,而美加墨則是組成這產業的成分,因此三國之間的產業整合才是讓汽車產業運作的根本。

又或是以晶片產業為例。身為晶片製造強國的台灣,一直都是川普的眼中釘,認為台灣是偷走美國晶片製造業的元凶。在晶片產業鏈全球化的情況下,川普想要將晶片製造業移回美國的願望並非易事。台灣國科會資助成立的「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Research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Socie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的海外研究員何明彥近日向《紐約時報》解釋,目前台積電在美國亞歷桑納州工廠生產的晶片還是會需要離開美國一段時間,在外國進行安裝等步驟,才能再回到美國消費者手上,「這就是目前全球晶片供應鏈的事實。」

全球最富有、強大的美國 在川普眼裡竟是受害者

但對於全球化,川普嗤之以鼻,甚至為了實現他的願景,還願意忍受痛苦的代價。因為他認為關稅政策除了可以恢復美國的製造實力,稅收還能為政府帶來「數萬億美元」的收入,讓他得以實施國內減稅與償還國債。

但《經濟學人》分析認為,這樣想像是荒謬的,因為為了保護缺乏競爭力的公司打出永久性的高關稅,將會抵消任何潛在的好處。不過川普似乎吃了秤砣鐵了心,在他的世界裡,美國(這個世上最富有與最強大的國家)是委屈巴巴的受害者,川普將靠著看破全球貿易虛假本質的「慧眼」,打出高關稅的保護王牌,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關稅政策 恐讓美國迎來高通膨、高失業率

不同的專家與分析師,紛紛點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將會造成負面影響。《國會山莊報》報導,美國高盛集團的經濟學家根據2日發布的分析報告預估,美國通膨將會升高、經濟將放緩,失業率也會提升。

英國《衛報》5日也報導,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The Budget Lab at Yale)預估,美國關稅政策會讓美國一年的家庭平均生活成本增加3800美元(約12.6萬元台幣)。

惠譽集團的美國經濟研究主管索諾拉(Olu Sonola)也表示,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的關稅從2024年的2.5%升至目前的22%,上次美國出現這樣高稅率的情況得要回溯至1910年左右,「這不僅對美國經濟有影響,對全球經濟都有重大影響,許多國家最後可能會陷入衰退。」

此外,各國對美國祭出的報復性關稅,將會讓情況變得更嚴峻。目前加拿大與中國都已宣布會有報復性關稅,歐盟可能也會與加拿大聯手。

第一任期試水溫 白宮稱關稅是有效工具

即便可能早料到關稅戰會有這麼多負面後果,川普執意進行的底氣或許來自他第一任就開啟的關稅戰經驗。《新聞周刊》3日報導,白宮表示,川普第一任期的政策,就證明關稅是可實現經濟與戰略目標的「有效工具」。

美聯社報導也指出,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政策頭號目標為中國,這項政策也被繼任的拜登政府延續下來,甚至還擴大對中國的關稅與現制。在川普第一任期,他曾對太陽能板與洗衣機、鋼鐵鋁徵收關稅,甚至2018年因不滿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與商業秘密」而對中國課徵高關稅,進而引發美中貿易戰。但總的來說,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政策對於整體經濟並未有明顯影響。

但第二任期開始,川普除了更頻繁將關稅政策掛嘴邊,且也將關稅武器化,成為他拿來跟各國威脅談判的手段。上任不到一百天,就多次改變他的關稅命令,先前就以打擊毒品芬太尼(Fentanyl)與非法移民為由對加拿大、墨西哥徵收的關稅,也多次拿關稅作為威脅的手段,待對方讓步,他就收回或暫緩關稅。如此反覆的操作,已讓加拿大、歐盟以及亞洲的盟國感到不安,對美國的信任降低。

新一波關稅戰 川普重點放在貿易逆差

在一連串針對汽車、鋼鋁等進口物品的關稅出爐後,川普2日的「美國解放日」大規模關稅措施不但動搖全球股市,也讓外界相當困惑。BBC 6日分析指出,最新公布的對等關稅背後計算邏輯,其實與各國實際對美國課的關稅稅率毫無關聯,基本上川普政府考慮的是美國對其他國貿易逆差數字,也因此才會出現美國會對那些幾乎無人居住、只有企鵝在活動的小島徵收關稅這樣荒誕的事情。

新關稅的長遠目標是希望將美國高達1.2兆美元(約39.7兆元台幣),以及那些產出最大貿易赤字的國家逆差數字壓至零。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分析指出,造成貿易順差或逆差的原因相當多樣,要求貿易差異要歸零是毫無道理的,因為不同國家擅長生產不同產品,以及各自擁有的自然與人力資源也不同,才會出現這些差異。

美國服務業9.3兆順差 川普視而不見

但川普沒在相信這套,打算用最粗暴簡單的方式達到他的目標,而且在他的計算中,還特別排除美國對外高達2800億美元(約9.3兆元台幣)的服務貿易順差,包括金融服務、社群媒體科技等領域,都是美國服務業輸出的強項,其消費品牌更因為有中國與東亞國家的超高效率供應鏈的支援,才能稱霸全世界,獲得大量利潤。而現在美國的服貿順差,恐怕成為各國報復的重點。

加拿大總理卡尼強硬回擊美國關稅政策。(圖/翻攝自Mark Carney X平台@MarkJCarney)

▲加拿大總理卡尼強硬回擊美國關稅政策。(圖/翻攝自Mark Carney X平台@MarkJCarney)

全球受害者聯盟 並非所有國家都有籌碼反抗

解放日關稅的衝擊,雖然已讓各國苦不堪言,但多數美國盟友仍在觀望,希望可以透過談判方式解決關稅的威脅。相較下加拿大態度就相較強硬,多次表示若美國執意開啟關稅戰,加拿大會採取報復關稅手段迎戰。

但並非所有的國家都有籌碼可與美國對抗,甚至將身段放至最低也可能難以讓川普回心轉意。遭美國重課46%對等關稅的越南,就自願將美國進口商品的稅率砍到0%,但白宮在意的是越南對美貿易順差的問題,因此對於越南的零關稅條件善意毫不領情。

星國憂心後續效應 警告恐引發戰爭

而僅被課10%關稅的新加坡,雖然被課的關稅不高,但星國擔憂川普關稅戰引發的後續效應,會對小型開放經濟體帶來挑戰,甚至引發戰爭。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社群平台上發布影片,表示若其他國家仿效美國,捨棄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框架,單純依照自身利益與個別國家進行雙邊貿易,全球貿易體系恐怕會瓦解,甚至警告,若進入保護主義更強、各國越傾向為自己利益行事、國際規範與機構逐漸式微的環境,恐怕國家之間會更容易訴諸武力與施壓來達到目的。

美國總統川普對於美國對外的服務貿易順差視而不見。(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對於美國對外的服務貿易順差視而不見。(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半數人口活在貧窮線以下 關稅政策將壓垮小國

而在這波「對等關稅」中被課最重的國家,是非洲南部的小國賴索托,遭課50%對等關稅。根據美聯社,這個以代工Levi’s等美國牛仔褲品牌而為人所知的國家,不但被世界銀行列為中低收入國家,其230萬人口中有將近一半人是活在貧窮線以下。《紐時》指出,雖然向美國出口的數量不多,但因為賴索托牛仔衣物與鑽石出口佔該國GDP 10%以上,關稅政策將可能會摧毀當地經濟。

「關稅」是字典禮最美的字 全球貿易走向盡頭?

「關稅」是字典禮最美的字。川普這獨特的保護主義審美觀,不但顛覆外交關係、讓市場與產業陷入混亂,他的措施與背後支撐的理論也難以用常理解釋。外界憂心全球貿易走向盡頭,但先前有分析認為,各國對於自由公平貿易的關係仍有強烈需求。BBC 就曾報導,歐盟已開始與拉丁美洲進行貿易協定談判,英國則重啟與印度和海灣國家的貿易協商。

尋求生路 分散的貿易秩序正形成

過去以產品輸出至美國為主的製造業國家,也將面臨選擇。有分析認為,新的經濟聯盟會逐漸形成,為的就是要脫離反覆無常的美國。《經濟學人》分析也指出,一個分散的貿易秩序正在形成,它並非由美國或中國推動,而是由其他國家聯手打造的,但隨著美國設置關稅壁壘,讓許多盟友嚐盡苦頭,中國將把握機會與這些國家合作,擴張自身的影響力。

美國總統川普致力振興國內製造業,一再揚言對晶片課徵關稅,被視為談判策略。(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致力振興國內製造業,一再揚言對晶片課徵關稅,被視為談判策略。(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分析續指,歐盟接下來的態度,會決定世界貿易秩序是否將由這些貿易聯盟主導。一位歐洲官員受訪時指出,他們並不介意跟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只要中國願意改善其補貼政策、不再獨厚國有企業、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但顯然中國對這些沒什麼興趣。不過,即使不跟中國合作,歐洲及其盟友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重建貿易秩序。

美國退出她打造的全球貿易體系的腳步明顯加快,BBC指出,雖然沒了美國,這個體系也能繼續運作,但在找到新秩序之前,唯一能確定的是,我們將得忍受一段非常混亂的轉變期。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台股連跌誰來救?金管會是否再出招救市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