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溫度計/到店、到家雙管齊下拼中國本地生活O2O市場
文/網路溫度計
回想以前,每次要消費某樣商品或服務之前,都會先上網搜尋別人使用後的評價,做為參考,例如台灣早期推出的iPeen網(愛評網),可以查詢任何跟美食相關的評論,或是透過一些部落客的商品開箱文等等,尋得一些使用後的蛛絲馬跡。
而中國大陸也是一樣,早期推出的本地生活O2O場域,也是以「點評類」的網站為主軸,透過匯集當地商家所提供服務的訊息,以及透過消費者的點評、口碑來進行傳播,例如中國最早上線的「大眾點評」網。
然而,在經過幾年的推陳出新後,大家最熟悉的團購模式開始出現變化,經過互聯網時代,資訊技術不斷提升,傳統的團購模式逐漸開始式微,而新的場域模式也隨之出爐。
本篇文章將帶你來看,中國O2O模式的持續進化,將為消費者和商家帶來什麼樣的新視野?
奠定於互聯網技術,O2O領域與企業持續轉型升級中
2010年,許多團購平台相繼上線後,也開始出現了垂直化平台,藉以垂直化細分不同領域市場,也進而促使一些企業開始嶄露頭角。有許多廠商是依靠著大規模的價格補貼和用戶的消費單量來急遽成長,短時間內的快速增長效應,令人驚嘆。爾後,於2016年,隨著資本市場的轉冷,流動性下降,大量承受不起壓力的企業紛紛開始出局,行業也進入了洗牌轉動期。
隨著近年的資訊技術與商業模式等創新,以及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紛紛加入市場布局,許多垂直式服務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透過合併與重組企業能力與結構,不斷的成長茁壯,同時企業也開始降低營運成本,進而提高服務品質,企業的轉型升級,也逐步成為了走向O2O領域的重要途徑。
本地生活O2O模式大不同:到店O2O、到家O2O
依照不同商品和服務,而有不同的交付場域,而本地生活O2O模式也被分為兩種類型:「到店」與「到家」。
藉由鎖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進而推出不同的商品和服務,以滿足不同需求的顧客,本地生活O2O模式讓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更貼近。
平台帶動雙方價值提升,成為發展關鍵
移動設備的普及與技術提升,為O2O領域打開更大的消費市場,也讓消費模式變得多元化,並提高商品交付和服務範圍的滲透率。
透過垂直化方式來細分生活服務類的各項領域,將線上、線下進行融合,同時開始重視商品與服務品質的發展,加強運用平台上的消費者數據資料並有效分析,以提供更多元化商品或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線上線下的垂直融合也造就了新的商業模式。
惡性循環讓產業生態越變越糟,不只中國其實在台灣團購也早就不吃香了!(作者:程琪) 本文未完,精采全文詳見 傳統團購模式式微!到店、到家雙管齊下拼中國本地生活O2O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