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開學週辦教師座談 全教總批「避談教師短缺、淪為空談」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圖/翻攝自全教總臉書粉專)

教育部今(25)日舉辦「教育部長與國民中小學教學現場教師座談會議」,設定四大議題與教師代表交流。雖然辦理教師座談原意良善,但卻選在國中小開學準備最繁忙的一週舉行,並排除高中職教師參與,讓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以下簡稱,全教總)質疑教育部是否真正理解並在乎第一線教師的工作實況。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教總表示,對於教育部提出的四大議題,工會早已有具體論述與主張,但教育部過往「只聽不做」,相關問題始終停滯不前。以行政減量為例,關鍵在於教育部必須檢討內部作業流程,杜絕與教學無關的業務轉嫁給學校,而不是再透過座談會向基層尋求答案。

全教總更批評,這場座談刻意避談教育現場最致命的核心問題——教師人力嚴重短缺。從工作量過大、行政繁重,到校園濫訴頻傳,根源都在於師資不足,不僅削弱教育專業吸引力,更導致教學品質惡化。全教總強調,如果教育部無法正視此問題,任何座談都將淪為空談。

全教總具體主張如下:

一、制度化調整薪資與福利

建立長效薪資調整機制,考量國民所得、物價與地區差異,避免「喊價式」調薪。並要求導師費、特教加給與主管加給一致調升,杜絕同工不同酬現象。

二、降低班級人數、調整授課節數

建議國中小每班降至25人以下,高中職降至30至40人,並將教師基本授課節數由16至20節調降至14至18節,以提升教學品質。

三、推動行政專職化、補足校安人力

應設置專責行政人員,分擔教師非教學工作,同時增補學務與校安人力,建立明確應變機制,保障校園安全。

四、修法杜絕校園濫訴

全教總指出,「校事會議」已淪為濫訴平台,讓教師專業遭受侵蝕。呼籲教育部建立守門機制,杜絕無理投訴,並強化校內輔導與管教資源,借鏡日、韓立法經驗,保障教師專業自主。

全教總最後強調,教育部若不立即採取具體行動,改善教師工作環境、補足師資與人力支援,教育現場困境將持續惡化,進而動搖教育永續發展的基礎。

教育部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全教總 教師 教育 人力 薪資 加給 工作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