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會考最後衝刺/不會直接出現時事!社會科關稅、大罷免考這些概念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補教老師表示,川普關稅出題機率高,但不會直接出現「時事」,而是容易出現因時事而產生的相關概念。(圖/翻攝自美國白宮臉書)
國中教育會考將於本週末5月17日至18日登場。三立新聞網特別整理最後衝刺系列報導,由Good全名師教學團隊老師整理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與自然科「必考重點」,掌握最新命題趨勢,重點複習,協助考生高效備考、提升得分。
社會科考前高命中大方向,補教社會科老師蔡承峰老師強調,社會科的考題,不會直接出現「時事」。但是會容易出現因時事而產生的相關概念。
重點一:川普的關稅
川普提高關稅造成部分國家也提高關稅反制,各國提高關稅的結果導致了產品滯銷,使國內失業率大幅上漲。
歷史考點:相同時期為經濟大恐慌。
經濟大恐慌肇因於美國提高關稅,各國相繼提高導致。最後使全球經濟大蕭條。而解決層面:美國羅斯福推行新政(擴大公共內需,減少失業人口。類似概念為民國60年代的十大建設);而日本則向外侵略搶奪資源,進而發動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
公民考點:在關稅提高的過程中,也導致匯率出現大幅波動
謹記一個口訣「升進貶出」,升值利於本國進口,貶值利於出口。從而考匯率變動以及商業相關考點。
重點二:天主教教宗的過世
歷史考點:考基督教的興起及分裂。
地理考點:針對天主教的分布,以及原因,例如早期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中南美洲,故中南美洲皆為天主教為主的地區。
重點三:地區衝突
以阿衝突:近兩年的以阿衝突。
歷史考點:考以阿二戰以來的紛爭。
地理考點:考西亞衝突多的原因,例如爭奪土地、石油等相關議題。
印巴衝突則考蒙兀兒帝國帶來的伊斯蘭教以及傳統阿利安人婆羅門教改良的印度教衝突等。
重點四:大罷免
▲罷免立法委員在公民中衍伸了罷免、彈劾總統等流程。(圖/資料照)
罷免立法委員在公民中衍伸了罷免、彈劾總統等流程、不信任案以及各院重要職務如何產生等相關議題。另一方面除了中央之外,也可以順勢考中央及地方均權制度的區分。
考前的社會科並非以死背為主,而是針對時事去理解如何應付相關考題,將會是會考拿最後高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