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會考最後衝刺/國文科「文言文」成兵家必爭之地 最難的部分在這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國中會考將於本週末5月17日至18日登場。(圖/翻攝自PIXABAY)
國中教育會考將於本週末5月17日至18日登場。三立新聞網特別整理最後衝刺系列報導,由Good全名師教學團隊老師整理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與自然科「必考重點」,掌握最新命題趨勢,重點複習,協助考生高效備考、提升得分。
帝都文創國文老師蔡恆整理出國文必考重點:
「日常生活運用」及「閱讀能力」
會考經過十年演變,題型變革態勢明顯,考題著重在學生「日常生活運用」及「閱讀能力」兩大主軸。過去靠死背可以拿到分數的題目,「幾乎」不再出現在考題之中,而「文言文」反而是拉開差距最重要的方向。113會考,要拿A等級,答錯題數只有「5」題,除了既有題型,文言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容錯率也大大下降。
「字音字形」
會考必考的題型如「字音字形」,正常都是國字、注音、改錯加起來二題左右;「字詞義」部分兩題,以及兩題左右的「成語運用」,這些是考生必須在考前要稍做記憶的。
「文意理解」
另外,這幾年的會考考題中,「文意理解」題目明顯增加,前二十五題單選部分,文言文的部分維持在七題上下,白話文的文意理解卻往往超過十題,包含「新式詩歌」、「邏輯冗贅」、「語氣運用」等考題,且題幹敘述也越趨複雜,有時更會出現兩三行以上的文字敘述,這是考生必須在進入考場前就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的,以免看到考題時慌了手腳。
蔡恆老師指出,「書信用法」、「對聯及題辭」、「標點符號」、「文字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大句型」中的主語判斷、「修辭」中的轉化、譬喻、倒反等,都是過去會考的熱門題型,正常情況下,很難在大考之中缺席,重點在題目敘述的認清及語文邏輯的清晰。
「閱讀測驗」部分是整份國文科試卷中占分最重、最有鑑別度的部分。這幾年閱讀測驗正常都考到「八篇」閱讀測驗,除了考驗學生閱讀能力,也考驗學生的耐心及續航力。考生在解題時,不妨先快速看完題目、確認考題要求後,再回過頭看本文,增加解題的速度。尤其最後兩個文言文題組,一定要先找出關鍵的字詞及所指稱的人物,以便作答。
蔡恆老師認為,過去幾年經驗,整份國文考題最難的部分,往往集中在「單選20-25題」及「最後兩則文言閱測」,如果能順利解決這些題目,高分目標就不難達成。
▲帝都文創國文老師蔡恆整理出國文必考重點。(圖/Good全名師教學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