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足「新一代設計展」 橘子集團推動泛娛樂領域產學融合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除持續在多元IP內容生態鏈發展,結合泛娛樂內容與數位科技實力,拓展遊戲開發、原創IP與虛擬偶像等應用領域,橘子集團原創中心近年也深耕產學合作,並首度跨足「2025新一代設計展」,推動泛娛樂領域產學融合。
▲指導作品《無聲的喧囂》獲金獎。(圖/橘子集團提供)
新一代設計展是全臺設計科系學生最大規模展會,是挖掘娛樂產業人才與創意的重要平台。橘子集團透過新聞稿指出,聯手必應創造B'in Live,指導5組來自南亞技術學院室內設計系、南臺科技大學多媒體系、明志科大工設系、北教大藝設系與臺科大設計系的學生團隊,金獎由沉浸式策展作品《無聲的喧囂》-南亞技術學院室內設計系的龔祐頡與林俊宇獲獎。
橘子集團表示,原創中心結合實務經驗,兩大面向助攻學生作品創意落地:
挖掘原創IP潛力,強化IP內容發展多元性與IP經濟應用情境:《無聲的喧囂》靈感來自對數位焦慮的觀察,引導學生以沉浸式策展手法切入,營造數位時代中注意力破碎情境下的感官體驗場域,也讓策展概念具備延伸為品牌化IP的發展潛力;《Go Fun》則企圖打造粉絲追星社交圈與行程規劃平台,橘子引導團隊從「迷文化」調研開展,逐步聚焦於追星活動的前後互動體驗,強化實際應用場景。
二、結合虛擬偶像AI技術與Gstudio虛擬攝影棚實踐經驗,拓展新型態互動娛樂:指導《Otter'Otter》除結合VR遊戲與可觸裝置重建毛孩陪伴體驗,也分享橘子集團Gstudio攝影棚製作虛擬場景如何強化擬真及VR硬體應用經驗,讓團隊將整體構想延伸成虛擬寵物互動娛樂,擴大商業發展潛力;《HOLOPOD-全息投影智能音箱》透過全息投影與AI技術指導,聚焦虛擬偶像成為日常陪伴的可能性。《AuraSence次世代多感體驗擴大機》希望透過頭戴裝置與穿戴裝備,增強演唱會感官體驗,橘子引導延伸至泛娛樂產業使用情境,發展成結合嗅覺、觸覺等多感官家庭沉浸式娛樂裝置,擴大商業應用可能性。
另,James Dyson 設計大獎致力於鼓勵全球青年以創新設計回應現實挑戰,推動創意落實於日常生活。James Dyson 設計大獎長年投注資源助力全球與臺灣的青年工程師揮灑創意,今年更首度於臺灣舉辦設計論壇,匯聚產學界專家與新銳工程師,透過來自國際的不同視野與思維,推動臺灣工業設計人才持續成長。James Dyson 2025 設計大獎已於 3 月 12 日正式開放報名,並將於 7 月 16 日截止。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首度在臺舉辦設計論壇【JDA Innovation Talk—設計創新與未來】,邀請 Dyson 資深工程師深入分享產品研發理念,並集結工業設計專家與多位歷屆全球前 20 強得主,從設計思維、參賽歷程到產業實務等層面,帶來第一線觀察與洞見。透過本次論壇,期望協助臺灣學生從靈感出發,累積實務經驗、拓展國際視野,進一步邁向設計實踐與創新應用的多元道路。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鄭亦珊與小林文也設計的「飛行耳壓平衡器」,憑藉創新結構與實用功能,入選James Dyson設計大獎2024全球前20強。(圖/Dyson提供)
近年來,為積極鼓勵學生嘗試和創新,James Dyson 設計大獎持續與全臺逾 40 所工業設計相關科系合作。自 2023 年起,更邀請 Dyson 產品開發工程師進入校園舉辦工作坊,與學生深入對談,分享實務經驗與產業觀點,協助學生跨越課堂思維,邁向產品實作,拓展未來設計視野。透過校園講座、工作坊等活動,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希望為參賽者營造一個充實的參賽過程,除獲獎外,也能從活動中獲得絕佳的學習與成長。
所有參賽作品首先由各地區的外部評審團隊及一位 Dyson 工程師評審,地區賽一位冠軍及兩位優異獎得主勝出後會晉身國際賽,由 Dyson 工程師擔任的評審小組選出全球 20 強,再由 James Dyson 本人親自從 20 強中選出全球獎項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