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流產3次超絕望!險困「染色體陷阱」終懷孕 喜迎首個母親節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備孕一千天,歷經三次流產,C小姐(中)終於迎接健康寶寶。(圖/台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提供)
今日是母親節,但並非每個女性都能順利迎來母親節。38歲的C小姐,婚後備孕多年卻始終未能順利懷孕,經檢查後才發現卵巢功能早衰,AMH數值僅0.5(正常值為2〜5間)。歷時3年試管療程、4次取卵,最後在婦產科醫師的協助下,透過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簡稱PGS)成功植入一顆染色體正常的胚胎,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平安產下健康寶寶,在40歲前迎來人生第一個母親節。
根據奇美醫院 衛教資訊說明,胚胎著床前基因篩檢(PGS),是結合了試管嬰兒、顯微注射、胚胎切片與細胞遺傳學的技術,在進行胚胎植入前,先取出少量胚胎細胞,檢測該胚胎染色體是否異常,包括染色體數量異常增減、片段之缺失或轉位等,再將適合的胚胎植入子宮。
婦產科醫師王懷麟說明,C小姐曾在外院接受3次試管療程,卻接連面臨失敗與悲劇。第一次雖順利懷孕,卻在第23週發現胎兒器官發育不全,被迫引產;第二次試管懷上雙胞胎,卻在第21週因感染破水,再度終止妊娠;第三次試管則未成功著床。C小姐感到絕望難過的說「我上輩子做了多少壞事,才被這樣懲罰。」這些經歷幾乎使她放棄,但在身體與心理休養後,仍決心再試一次,轉而尋求第二意見。
他說,經重新評估C小姐病歷與生理條件,因高齡卵子有限、品質偏差,為她制定集卵療程,最終取得15顆卵子,形成7顆囊胚。基於過去多次流產經驗,透過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篩選出四顆染色體正常的胚胎。「原本計畫植入胚胎是外觀評分最高的AA等級,但所幸進行了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結果顯示第21對染色體數目異常,也就是唐氏症,若未檢出,極可能再次面臨大週數引產的痛苦。」
王懷麟進一步指出,胚胎外觀評分(如AA、BB等)雖能評估形態對稱性與細胞碎片率,卻無法判斷染色體數目是否異常,尤其在高齡個案中,即便外觀再完美的胚胎,也有相當比例帶有染色體錯誤。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是一種將胚胎切片進行化驗的篩檢技術,可降低因胚胎異常造成的著床失敗或流產機率,亦能減少胎兒異常的風險。
哪些人適合做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王懷麟說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如年輕且卵巢功能正常者,通常染色體異常風險較低。建議35歲以上之高齡婦女、曾流產兩次以上、屢次試管嬰兒療程失敗、生育過染色體異常的胎兒、夫妻一方有染色體異常史等五族群,可與醫師進一步討論。他並強調此篩檢不是萬靈丹,女性懷孕後相關孕期產檢仍不可少,來確保母嬰安全。